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大,不就是图个晚年,有个依靠。

每到过年过节,孩子们回来了,带着礼物,带来天伦之乐。

但是,父母想的,和孩子做的,不太一样。

作家纪伯伦说过:“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显然,打心眼里对孩子好,却不依靠孩子,这才是父母最应该有的态度。

没有了期望,就不会有失望,某个节日里的相聚,就是莫大的惊喜。

又是一年端午节,聪明的父母,已经明白了,孩子不是“你”的。



01

孩子是父母射出去的一支箭,“远行”也是一种孝顺。

在明代,张居正5岁识字,12岁考中秀才,16岁中举人,23岁考中进士。

走进官场之后,他一路高升,从地方官到京官。

一步一步,他成为了皇帝身边的红人,朝夕相伴。

就这时候,张居正的老父亲过世了;老父亲临走时,也没有好好看一眼张居正,没有来得及说一句告别的话。

按照儒家的礼仪,他应该辞去官职,守孝三年。但是皇帝不允许他这样做,采用了“夺情”的方式,让其放弃守孝。

但不管怎样,老父亲因为张居正而骄傲。

孩子最大的出息是什么?张居正阐释得一清二楚:“货与帝王家。”

时至今日,做父母的,不也和张居正的父母一样吗?

从小就鸡娃,让孩子去好的幼儿园,去学一门特长。

一直逼着孩子学习,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大学。走出校门,读书多的孩子,工作也体面一些。当然,也距离老家远一些。

如果孩子不争气,读书成绩很差,工作也在本地的小工厂。父母每天可以看到孩子,却唉声叹气,认为孩子太没有出息了。

有一种说法,叫“随人愿”。

意思是说,孩子按照父母的要求,取得了让父母满意的结果,这就是大家都如愿以偿。

孩子远行,是随了父母的愿望。孩子走远了,三五年不回来,也是父母的愿望。

总有一些父母,多年都不见孩子回来。父母知道,孩子工作忙,在远处,过得很精彩,就足够了。说起孩子肯定是津津乐道。

有一个比喻:父母是弓,孩子是箭。

拉弓射箭,箭飞得越远,说明越成功。如果箭没有飞出去,就失败了。

因此,孩子过节的时候,不会回来,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在奔前程,这样做,也是一种孝顺。



02

孩子是不同的一代人,“成家”之后,就成了半个儿女。

一个家庭,到了一定的时候,就要分家了。

通常,分家的最佳时机,就是孩子结婚之后的一段时间。

做父母的,希望孩子早日结婚,延续家庭的香火。

孩子结婚了,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俗话说:“女婿也是半个儿。”

女儿出嫁了,跟女婿一起过日子。对于娘家父母来说,女婿就是半个儿子,能在尽孝,日常事情安排上,尽到方便。

同样,你的女儿出嫁之后,也是婆家的半个女儿,是别人的儿媳。

你的儿子娶亲之后,就是娘家的半个儿子,是别人的女婿。

孩子结婚之后,就是半个孩子。这样的观点,你认同不认同,都会变成现实。

任何一对年轻夫妻,只能是两头兼顾。父母不能强求他们对自己好,把亲家那一头,全部丢掉。

在我的老家,端午节的习俗,就是年轻夫妻准备很多礼物,去岳父母家做客。这是一个孝顺娘家的机会。

娘家人也会准备一些粽子,糍粑等,回敬女婿女儿。

端午节是否要给公公婆婆什么,就没有传统了。这就说明,儿子结婚了,不再完全是父母的孩子。

父母们,你有几个孩子,那么将来就有几个小家庭,别强求几代同堂,一大家人住大四合院。



03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放手”是最好的结局。

纪伯伦说:“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很多父母,有很强的控制欲,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成年。

孩子成年之后,父母强求孩子,过年过节一定要回来。还要孩子给多少赡养费,医药费等。这都会变成道德绑架,让孩子非常讨厌。

孩子被控制得紧紧的,结局是适得其反的。

电影《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茉莉是一个很听话的女孩,学习成绩也很好。

令人奇怪的是,茉莉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让父母痛心不已。

经过高科技,母亲进入了茉莉的思维。母亲忽然发现,茉莉一次次反抗父母的安排,而父母却视而不见......父母和女儿的隔阂,越来越大。

孩子的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理想,也有自己的爱好。父母学会尊重,和孩子做朋友,才是最佳的结局。

多少父母,把孩子放在手里,怕飞了;放在嘴里,怕化了。父母付出太多,但确实是一个悲剧。

给孩子自由的翅膀,飞出去,会碰到大风大雨,但那才是真正的成长。



04

聪明的父母,生儿育女,不是为了自己的晚年过得多好,不是给孩子固定的安排。而是默默托举,让孩子在更高的平台上,起飞。

父母和孩子的缘分,是渐行渐远的。

又是一年端午节,孩子没有回来,也没有关系,只要他在外地,好好的,就大家都幸福了。

未来的每一天,珍惜相聚的时光,祝福远行的时光。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