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退车车主:没提车的原价退 提车的必须假一赔三
小米汽车面临全方位信任危机,起因是小米SU7(参数丨图片)撞击护栏自燃及性能争议。车主对售价4.2万元的碳纤维前舱盖设计缺陷不满,要求退车并索赔。小米副总裁否认相关传言,但维权群已达70人。小米提出60天冷静期解决退订问题,引发不满。部分车主指责其态度傲慢,认为小米涉嫌消费欺诈,要求"没提车的原价退,提车的假一赔三"。
理想汽车:2025年第20周销量报告
根据理想汽车发布的最新报告,该公司在2025年第20周(5月12日至5月18日)的销量达到0.92万辆。虽然这反映了持续的市场需求,但也暗示了当前经济环境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能带来的挑战。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销量数据是在全球经济波动和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实现的,显示出理想汽车在应对外部压力方面的能力。
员工买车可离职两个月?深蓝CEO回应质疑:并非借机裁员
深蓝汽车在三周年活动中,CEO邓承浩提到购买深蓝G318车型的员工可享受两个月离职时间以休假,此言论引发对公司可能利用此政策进行裁员的质疑。邓承浩回应称,并无裁员意图,旨在解决员工年假不足问题,并将发布相关政策以落实该构想。
摩根大通称中国汽车价格战比去年更残酷,乘联分会:不准确
摩根大通表示,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平均折扣率在2025年4月创下16.8%的纪录,反映出市场竞争加剧,尤其是新能源车企面临盈利压力。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摩根大通的数据统计方式存在问题,并指出降价车型数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与此同时,中国政府持续整治“内卷式”竞争,以规范市场秩序,计划通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等措施来缓解价格战的影响。这些发展凸显了行业面临的挑战和调整需求。
本田宣布大幅削减电动化投资,提升混动车型比例
本田于5月20日宣布将调整其电动化战略,由于电动汽车市场需求放缓,该公司决定减少投资,并推迟在加拿大建立电动汽车价值链项目。此举使得本田将其2031财年的电动化投资从10万亿日元减少至7万亿日元。此外,本田2024财年净利润大幅下降24.5%,预计未来关税将对营业利润造成进一步影响。本田的战略调整反映了传统车企在电动化浪潮中的困境,即高昂研发投入与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的共存。
今夜,别让客户再悄悄流失
汽车服务门店面临客户流失的挑战,许多门店未能有效利用私域触达进行客户联系和维护,导致潜在客户转向竞争对手。部分门店已开始通过微信、社群等方式主动服务和沟通,以提升客户留存率。然而,大多数仍处于观望状态,未能采取行动解决这一问题。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等待和沉默可能会透支门店未来发展。
雷军的坎,还没过去,销量已跳水18%!又引来了新一轮的质疑
自3月底小米SU7发生撞护栏自燃事故后,小米汽车接连遭遇产品问题与信任危机。主要问题包括NOA系统性能差距、动力参数虚假宣传以及碳纤维盖子设计缺陷。此外,装配质量不佳导致车身部件变形,引发消费者的不满与维权行动。销量因此连续下滑,小米汽车承诺改进并提供补偿,但消费者反响冷淡。雷军表示将坚持发展并解决当前问题。
凯迪拉克IQ锐歌携手CASETiFY 推520百倍膨胀惊喜
5月20日,凯迪拉克宣布与CASETiFY合作推出限时购车礼遇。然而,该活动可能导致消费者误解,与支付金额不成比例的促销策略引发关注。购买IQ锐歌的用户可通过支付520元,享受至高52,000元的礼遇,这种营销方式被质疑为过度夸大实际收益。此外,现有车主推荐新用户购车可获10,000 APP积分和定制手机壳,但实际价值未明确。消费者应谨慎评估此类促销活动的真实价值。
极越汽车商城将于5月20日限时重启
极越汽车宣布其商城将于5月20日限时重启,并逐步恢复商品上架。由于供应链和资源协调的影响,用户如愿继续接收历史订单商品,将默认采用顺丰到付的配送方式。此外,极越汽车特别指出每个ID用户限购一个UWB智能钥匙。公司还在有序处理历史未发货订单相关事宜,以确保客户需求得到满足并降低不利影响。
理想超充站累计上线数突破 2300 座,用时不到 2 年 1 个月
理想汽车宣布,其超充站网络取得显著进展。截至2025年5月18日,超充站总数达到2302座,超充桩达12,536根。然而,在快速扩展的过程中,理想汽车须面对可能出现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压力,以及确保充电设施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等问题。公司计划加快布局,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更广泛的覆盖,目标是支持即将发布的i8车型,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充电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