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扬言想访问中国,似乎在主动向中方递出橄榄枝。但特朗普还没登机访华,美方就先对华连出三招,每一招都暴露出美国的险恶企图。这一系列动作无疑会给中美关系制造更多阻碍。面对美方的挑衅,中方绝不会坐视不管。那么,在特朗普释放对华善意的关键时刻,美方对华连出三招,说明了什么?中方又是如何表态的?

随着中美在日内瓦的经贸会谈取得明显进展,中美紧张的经贸关系有所缓和。在此背景下,特朗普近日公开表示,愿意访问中国。他还表示,中美关系“至关重要”。特朗普的表态,立即引发外界关注。不少人认为,这是特朗普主动向中方递出橄榄枝,展露合作意愿的积极信号。



然而,也有舆论认为,这只是特朗普为自己“造势”的一种手段,想要通过表达访华意愿,来营造美国在中美经贸谈判中“胜利”的氛围,给当前的美国国内经济释放缓和信号。实际上,特朗普这番话里并没有多少诚意。

如果特朗普真的想访华,应该尽快安排两国高级官员的会晤,并在互动中确认相关细节,而不只是随口一说。不过,有分析称,特朗普主动传递访华意愿,的确有助于中美高层加强沟通,稳定两国关系。因此,不排除未来一段时间内特朗普访华的可能性。



然而,在特朗普还未登机访华的关键时刻,美方就先对华连出三招。首先,美方再度举起关税大棒,企图迫使中国妥协。在中美经贸首轮谈判结束并发表联合声明后,特朗普公开威胁称,如果中美之间无法在90天内达成长远协议,那么美国的对华关税将会继续上涨,尽管不会恢复至此前最高145%的程度,但会比目前30%的税率“明显高一截”。这表明美国仍未放弃打压中国的野心,其对华强硬的政策也没有发生改变。

其次,加强对中国科技行业的围剿力度。近日,美国废除了前总统拜登颁布的《人工智能扩散法案》,转而推行施压范围更广、更为强硬的管制措施,包括禁止全球各国使用华为昇腾芯片。这背后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阻止其他国家和中国进行芯片交易,削弱中国芯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虽然中美在经贸领域的博弈刚按下暂停键,但在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态势却从未停止。



最后,利用涉港议题抹黑中国。近日,美国国会个别参议员抛出所谓的“香港制裁法案”,扬言要对大陆和香港部分官员进行制裁。一旦法案被通过,被列入制裁名单的中方官员的资产将被冻结,也无法和美国企业以及个人进行任何形式的交易。美方对涉港议题指手画脚,企图十分明显,一是干涉中国内政,破坏香港繁荣稳定。二是以莫须有的罪名抹黑中国的国际形象,从而给中国的发展制造障碍。

对于美方的施压挑衅,中方第一时间作出表态,坚定捍卫国家利益。就在5月18日,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对美方恫吓“制裁”中方官员的做法,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并强调特区司法检控人员依法依规秉公独立办案,不容干预抹黑。这句话一方面表明了国安法对香港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否认了美方的抹黑;另一方也是对香港特区司法检控人员的坚定支持。



与此同时,发言人要求美方立即停止以任何方式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否则必将付出沉重代价。中方的表态,已经亮明了域外国家插手香港事务的后果。如果美国无视中方警告,继续就涉港议题进行政治操弄,必将受到中方的强力反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