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少看似平常的食物,实则暗藏风险。此前有则令人痛心的新闻,江西一男子在24岁生日时,吃了死螃蟹,随后生命垂危,虽经医生全力抢救,最终仍不幸离世。这并非个例,河南一男子因吃隔夜螃蟹患上脑膜炎,引发癫痫发作,全身抽搐丧失意识;广东一女子吃河蟹组胺中毒身亡。

死螃蟹之所以如此危险,是因为其生活环境复杂,体内本就有大量细菌,死后免疫系统崩溃,细菌迅速繁殖,产生组胺等毒素。组胺摄入过量会引起食物中毒,导致过敏反应,严重时危及生命。此外,死螃蟹还可能因细菌感染引发胃肠道疾病。

所以,千万别心疼钱,也别抱侥幸心理,死螃蟹一定不能吃,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除了死螃蟹,还有5种食物以为能吃,实则可能“有毒”!

1.发霉坚果

坚果储存不当易受黄曲霉菌污染,产生黄曲霉毒素,这是世界卫生组织认证的一类致癌物,毒性是砒霜的 68 倍,且耐高温,280℃ 以下很难被破坏。若有苦味的坚果,可能已经变质,需立即丢弃。



2.泡发过久的木耳

木耳泡得太久,易出现米酵菌酸中毒。米酵菌酸是由椰毒伯克氏菌产生的耐热毒素,主要损害肝脏、肾脏和神经系统,不存在安全剂量,摄入 1 毫克就可能致命,致死率在 40% 以上。泡发时间最好控制在 4 小时内,温度尽量在 25℃ 以内,如需过夜,应尽快放到冰箱中密封并冷藏。

3.发芽的土豆

发芽的土豆里含有龙葵素,这是一种天然毒素。正常情况下,土豆中龙葵素的含量很低,但一旦土豆发芽、变绿,龙葵素含量就会急剧上升。人一旦误食,轻则可能出现咽喉灼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症状,重则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昏迷,甚至死亡。土豆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一旦发芽或表皮变绿,就不要再吃了。

4.发苦的葫芦科瓜类

瓠瓜、丝瓜、西葫芦、黄瓜等葫芦科瓜类本身不苦,若变苦,是因为产生了苦味的葫芦素。葫芦素是一种热稳定性较强的毒素,即使高温烹饪也难以分解,会攻击神经系统,让人头晕、呕吐、腹痛,甚至器官衰竭。一旦发现瓜果发苦,务必果断丢弃。

5.腐烂的蔬菜水果

即使去除腐烂部位,健康部分也可能已被细菌和霉菌污染,产生亚硝酸盐、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比如腐烂的生姜会产生毒性很强的黄樟素,食用少量就可能引起肝细胞中毒和变性,损害肝脏功能。蔬菜应现买现吃,避免长时间存放,一旦发现部分腐烂,最好整个丢掉。

食物放进冰箱就安全了吗?

食物放进冰箱并非绝对安全,冰箱虽能延缓变质,但仍有微生物滋生、食物交叉污染等风险,需注意储存方法

冰箱并非无菌环境,内部温度适中、湿度较高,为许多微生物提供了理想的生存条件。

其中,嗜冷菌如李斯特菌、耶尔森菌等能在低温下生存甚至繁殖,它们常隐藏在生肉、奶制品、蔬菜等食品中,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此外,冰箱内还可能存在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常见细菌,以及霉菌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长期摄入被微生物污染的食物,还可能增加患慢性疾病的风险,如肠道疾病、肝脏疾病等。

为有效管理冰箱中的微生物,保障食品安全和健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定期清洁

建议每周至少对冰箱进行一次清洗、除菌、消毒,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和热水擦拭冰箱内部和外部表面,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2.食物分类存放

生食和熟食应分开放置,避免交叉污染。

3.充分加热

存放在冰箱中的食物,即使是熟食,在食用前也应充分加热至适宜温度,以杀死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4.及时清理过期食品

定期检查冰箱内的食品,及时清理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5.控制储存时间

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储存时限,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储存。例如,熟食应在3天内食用完毕,生肉类应在24小时内食用完毕,蔬菜和水果则可以保存更长时间。

误食有毒的食物应该怎么急救?

1.催吐

在食物中毒早期(进食后1-2小时内),尽快催吐以减少毒素吸收。可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咽后壁引发呕吐,直至呕吐物变清。若催吐困难,可饮用大量温盐水辅助催吐。孕妇、严重心脏病患者、昏迷或抽搐者不宜催吐。



2.导泻

若进食时间超过2-3小时且精神状态良好,可使用硫酸镁或硫酸钠等药物导泻,促进肠道内毒物排出。需注意控制剂量,避免脱水或电解质紊乱,老人和小孩慎用。

3.就医

无论症状轻重,均应尽快就医。送医途中若患者出现昏迷、休克等严重症状,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同时保留食物样本或呕吐物供检测,以便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