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建院30周年主题活动在临港南大-数智中心举行。活动以“生生不息・砺行致远”为主题,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李劲松、高绍荣,宝山区副区长杨涛,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昌胜院士等出席。
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在致辞中追溯了学院从1958年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系起步的发展脉络。他指出,学院“生物科学”在2025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位列全球前300强,4个学科进入ESI引文学科排名全球前1%;近十年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40余项,为国家生命科学事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学院首任院长杨雄里院士深情回忆初创时期的艰辛与荣光,表示将继续为学院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勉励年轻一代的科学家、教育家们接续奋斗,推动学院迈向更高台阶。
为传承中国科学院院士郭爱克的科学精神,活动揭牌成立“爱克脑科学研究中心”。该中心将聚焦脑科学国际学术前沿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致力于破解脑疾病难题、推动类脑智能技术发展,为国家和上海市脑科学研究与产业应用提供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推动上海大学在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校企合作环节,承葛医药集团、上海欧易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兆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赛陆生命科学有限公司5家企业成为学院签约合作共建单位。合作将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为导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协同育人。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李劲松院士与高绍荣院士分别围绕《半克隆技术的建立与应用》《细胞编程与重编程的表观调控机制》展开分享,为师生带来生命科学前沿动态。“生命科学前沿论坛”围绕生物医药创新、神经科学等前沿领域展开交流,13场专题报告涵盖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与合作创新。
学院以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为支点,撬动重大科研成果产出。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上海市重点实验室等7大平台聚焦生物医药产业痛点,在重大慢病的生物学基础与干预策略方向形成特色优势。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5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项5项,实现了从实验室到国际学术舞台的跨越。未来,学院将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强化交叉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为生命科学发展和人类健康事业贡献“上大智慧”。
上下班堵点打通!宝山这条城市主干路段实现双向通车→
2025上海邮轮港国际帆船赛圆满收官,中外选手吴淞口逐浪争锋
这个夏天,让滨江住进你相册!快来“宝山汇”APP打卡赢咖啡券啦~
记者:孙子璎 朱军
编辑:张思源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