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是第15个“世界家庭医生日”,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家庭医生不仅提供常见病、慢性病的长期管理,还能通过定期随访和健康指导帮助预防疾病发生。在分级诊疗体系中,家庭医生起到关键的协调作用,帮助患者合理转诊至上级医院,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他(她)们用温暖与专业,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成为患者心中的‘定心丸’。”

近日,患者王伯伯将一封感谢信郑重地交到曹家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手中。得益于家庭医生服务,如今,他和家人的健康管理变得便捷又安心。

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病的王伯伯,伴有耳背,常年饱受奔波就诊之苦。“那时候看病,医生说的话听不清,开的药也记不住怎么吃。”王伯伯回忆道。

转机出现在今年年初。王伯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曹家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糖尿病专病”门诊。在这里,他遇到了改变他就医体验的家庭医生狄春明。


“第一次就诊时,狄医生就发现我听力不好,特意放慢语速。”王伯伯说。经过仔细的问诊评估,狄春明为他量身定制了个性化治疗方案。考虑到王伯伯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狄春明将用药方案调整为以复方制剂为主,大大简化了服药流程。“这样一来,兼顾疗效与用药便捷性,患者用药依从性也会比较好。”狄春明告诉记者。

作为王伯伯的家庭医生,她主动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随访,教会老人使用智能手机查看检查报告。更贴心的是,考虑到王伯伯出行不便,狄春明为他办理了“长处方”,减少频繁就诊的负担,将取药周期延长至两个月。

这种“一对一”的持续健康管理很快显现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王伯伯的血糖、血压等指标都趋于稳定。

这份温暖也感染了王伯伯的家人。在他的推荐下,同样患有慢性病的姐姐也成为了狄春明的患者。

“他(她)们是社区的骄傲,更是患者心中的温暖之光。”正如王伯伯在感谢信中所写,这些扎根基层的医护人员,用专业和爱心守护着社区居民的健康,让医疗服务不仅有“精度”,更有“温度”。

未来,曹家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持续推进分级诊疗、优化服务模式,让更多居民享受高效、便捷、有温度的卫生健康服务。

记者:郁婷苈

图片:郁婷苈

编辑:梁慧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