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
近年来,闵行区不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服务到哪里”彰显人文闵行的城市温度。
近日,闵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区融媒体中心、新闻晨报共同推出“文明实践在闵行”专题系列报道,集中展现各级文明实践阵地、团队、项目在推动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营造“文明实践在身边、文明实践我参与”的浓厚氛围,助推全区文明实践工作高质量发展。
“我还想报名参加人文行走暑期营。”对于即将到来的暑假,家住闵行区吴泾镇的小杨同学充满期待。
小杨同学提到的暑期营,即为“浦江第一湾”文明实践带人文行走暑期营,由吴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党群办、规建生态办、社区学校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华东师大生环学院”)联合主办。去年的活动中,小杨不仅在生物博物馆中见识到了很多动物标本,还亲手制作了一艘能动起来的太阳能小船,在一天的实践中收获满满,因此他格外憧憬这个夏天。
吴泾镇坐拥13.7平方公里的滨江岸线,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吴泾“千年吴冲泾 浦江第一湾”的美誉,是上海市“一江一河”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黄浦江起点岸线。近年来,吴泾镇积极联动校区、社区和园区“三区”文明力量,深入探索“浦江第一湾”文明实践带建设。为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生态文明素养,“浦江第一湾”文明实践带人文行走项目迭代升级,已成为最炙手可热的项目之一。
报名参加活动名额靠秒抢
该项目聚合多方力量精心设计行走路线,每一期紧紧围绕生态文明主题,串联起各具特色的点位,在华东师大生环学院“小青杉”生态文明实践青年团队的带领下,用一天的时间边走边学。从周末营到暑期营,活动一经推出,热度便持续飙升,每场名额都要秒抢。
“在专业老师指导下,我们深耕吴泾镇区域资源,实地踏查走访镇域内黄浦江沿线公园、兰香湖、轮渡、和平村等特色生态点位,设计行走路线;并通过实地参观、专业课堂、互动交流、动手体验等形式,有趣、有效地输出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亲子家庭感受‘浦江第一湾’的历史文化风貌、触摸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温度、践行爱护环境绿色环保的理念。”暑期营的志愿者——华东师大生环学院“小青杉”生态文明实践青年团队成员朱颜介绍说。
“每次活动结束后,我们总会让孩子们表达下今天印象最深的三个词。‘开心’‘惊喜’和‘收获’,是他们最常提到的。”朱颜表示。
参与家庭形成“参加即想预约下一场”的好口碑,不断助推活动热度持续增长。
精心打造多样化文明实践点位矩阵
“浦江第一湾”文明实践带人文行走的火爆人气,得益于精心打造的多样化文明实践点位,形成集生态科普、工业记忆、人文传承等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矩阵。
生态教育坐标——华东师大生态岛。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内,有一座充满自然野趣的生态岛。这座由建筑废料堆改造的3700平方米自然绿洲,以100多种鸟类栖息地和本土植物观测点为特色,成为亲子自然课堂的黄金起点。通过近距离观察,生动诠释“垃圾山变生态岛”的环保理念,激发青少年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
历史记忆载体——百年轮渡文化。登上中国首艘新能源电池动力客运渡轮“上海轮渡11”,直观感受绿色交通的创新研发,同时这也是一艘“百年轮渡文化”主题船,在这个流动博物馆里,宣讲员讲述着百年轮渡的发展历程和黄浦江两岸的变迁,感悟红色故事,传承历史文化。
文化传承基地——黄浦江畔的文明实践阵地。“浦江第一湾”初心驿、吴泾公园等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构建起生态文明实践长廊。在吴泾公园检测黄浦江水质的同时,聆听关于保护母亲河“一根捞杆”的故事,将捞杆精神代代传承。
乡村振兴样板——吴泾的人文底蕴与生态。通过老物件探寻大人们“小时候的味道”,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沿着乡间河道对清洁小流域、植物的生物多样性进行讲解,向亲子家庭展示了生态工程的“化腐朽为神奇”,也让青少年们深刻领悟到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人类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科技赋能环保——走访企业环保奥秘。走进可口可乐、紫竹高新区等公司,在科普中感受现代大型工厂每一处的环保妙处,倡导“绿色科技”发展理念。
不仅有这些标志性点位,每一期活动都结合相应主题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打造、研发特色亮点,并不断扩容点位矩阵。行走即学习的模式通过生态、人文、科技等多方面的联动,既满足青少年探索自然的好奇,更加深了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共识。
吴泾生态文明人文行走有了专门读本
2024年3月,《吴泾生态文明人文行走读本》在吴泾镇小眼“泾”家校社文明朋友圈建设活动上正式发布。
这本历时9个月编写的《吴泾生态文明人文行走读本》,由闵行区吴泾镇联合华东师大生环学院基于吴泾现有新时代文明实践人文行走路线及点位,形成吴泾生态文明人文行走地图并辅以地理环境、打卡贴士、历史故事、趣说动植物、小贴士等文字介绍,生动展现了吴泾独有的生态魅力以及吴泾生态文明现实意义。
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吴泾生态文明人文行走读本》,成为市民探索“家门口生态”的实用指南。而该读本既是系统讲好“浦江第一湾”生态文明故事的最新成果,也是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创新实践的积极探索。吴泾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读本的传播,让更多人看到吴泾这片富饶土地上的人文历史宝库与绿色生态资源,引导青少年们进一步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据悉,《吴泾生态文明人文行走读本》正在通过走进吴泾中小幼学堂以及社区,通过社会实践、生环小课堂、人文行走等形式用好用实,将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根植于心、付之于行。
“浦江第一湾”文明实践带再添新亮点
作为闵行区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探索,“大零号湾”文明实践圈自去年启动以来便展现出强劲活力。
吴泾镇作为“大零号湾”科创策源功能区的主阵地,有效联动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轮渡有限公司等区域资源。今年3月,吴泾镇发布了文明实践圈建设6个重点项目,其中包括“漫游生态文明”系列文明实践活动、看百年轮渡文化·游浦江第一湾Cityboat。
据介绍,预计于今年7、8月份开办的人文行走暑期营,将继续发挥好百年轮渡和华东师大生环学院的资源力量,通过“轮渡体验+湾上行走”结合的形式,让Cityboat成为一种新的研学方式。并进一步联动区域内高新企业,将“科创”和“环保”结合,带领亲子家庭走进科学、感受创新、领悟环保,通过在轮渡上的科普学习、在科创企业参观学习、互动体验,让青少年体验科技与环保的交融,激发他们对绿色科技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