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总说中国人没信仰,英国学者却急了:“他们的信仰,我们根本学不来!”
西方的信仰在教堂,中国人的信仰却在祭祖的香火里、在端午的粽叶中、在“家和万事兴”的春联上。
中国人的信仰真相,究竟藏着怎样的东方智慧?
为何会让英国学者发出“学不来”的惊叹?
-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无神不无信
2018年北京“信仰与文明”研讨会上,剑桥教授马丁·雅克说了一个观点:西方人根本比不了中国人的信仰程度。
这话听着有些新奇,因为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
这种刻板印象,主要来源于盖洛普国际在2014年的一项调查。
马丁·雅克
该调查覆盖了65个国家6.4万人,结果显示其他国家基本上都有信仰的宗教,但超过60%的中国人却说,自己是“无神论者”。
西方媒体一看到这个数据,立马断定中国人“没信仰”。
这种理解可就大错特错了,中国人不信神,但信“人”,人能修德、人定胜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的思想体系,西周“德治”到“百家争鸣”都在告诉中国人:
你要努力修养自己的品德,靠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这就导致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从根上对信仰理解的差别。
图片来源于网络
西方人觉得人生下来就带着原罪,必须靠上帝救赎,但中国人是靠自己。
中国把这种信仰传下来的方式也很特别。不用建很多教堂,也不用立很多神像。
就靠《礼记》《论语》这些经典著作,还有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家训家规,以及宗祠里的家谱。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东西,就像一条看不见的线,把一代代人的价值观串在一起。
而这种传承,进一步形成了中国人敬祖的文化。
看看“孝”这个字,上面一个“老”,下面一个“子”,简单明了地表达了继承和发扬精神。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敬祖的文化,后来还被制度化了。汉武帝时期的“举孝廉”,就是用孝道来选拔官员。
朝廷特别重视培养“君子”,强调仁义礼智信这些品德。
为啥这么做?因为他们觉得,一个连自己家人都照顾不好的人,怎么可能治理好国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意思的是,后来传入中国的佛教讲“报父母恩”。
本土道教搞“祖先祭祀”,都跟儒家的孝道理念不谋而合。
这说明敬祖文化,已经深深扎根在中国人的心里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信仰殊途
不过,虽然大部分中国人都是“无神论者”,但中国人并非不相信神。
只是中国的“神”跟西方的神不一样。在中国,人和神之间没有不能逾越的鸿沟。
就拿关公来说,他原本是个历史人物,后来因为他的忠义品格,被人们尊为神。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城隍爷、土地公等,都是因为对老百姓的生活做出了贡献之后,被追封为神的。
他们的神性来源于对人民的贡献,网络上甚至有“中华大地不养闲神”的说法。
神在享受供奉的时候,应该能为人解决问题,否则就会被放弃。
而西方的神大多居于高高的神坛之上,与凡人有着极为分明的界限。
比如《圣经》记载,上帝是全知全能、至高无上的存在。
祂主宰着世间万物包括人类的命运,人类只能遵循祂的旨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此,西方人对神更多是怀着敬畏,祈祷祂们降下恩赐,救赎自己。
这种本质上的不同,造就了西方人的信仰太虚无,中国人的信仰靠实干的底色。
事实证明,中国人的信仰,比西方更先进。
马丁·雅克
这点从传承上就能体现一二:西方文明经常会出现断层。
但中国不一样,我们通过家谱记录历史,靠祭祖仪式传承文化,保持了信仰的连续性。
这种方式看似简单,却让中华文明绵延不断,一直传承到今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历史学家史景迁在研究中国时就发现:
虽然中国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但社会秩序却很好。
这个发现可让西方人吃惊不小,因为他们一直认为只有宗教才能维持社会秩序。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更证明了,中国人的信仰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宗教信仰,但一样能让社会和谐稳定。
而且,从古至今,中国人的信仰本质从来没变过。
那就是“不靠神、不靠外力,而是靠自己奋斗”。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自强不靠神
共产主义思想为啥能在中国扎根?
就因为它跟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特别合拍。
回想一下“小米加步枪”那个年代,红军战士们没有高科技武器,没有优越的物质条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他们能打胜仗,靠的就是不服输、艰苦奋斗的精神。
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发扬了这种信仰。
它强调奋斗的价值,坚持道义,相信人民的力量,特别务实,特别贴近现实。
图片来源于网络
拿几个例子来说吧。从前搞“两弹一星”,靠的是“自力更生”。
现在打赢“脱贫攻坚战”,靠的是全国人民一起奋斗。
还有“天眼”探空、“蛟龙”深潜,哪一项不是靠自主创新?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科技成就背后,都是中国人“人定胜天”信仰的体现。
中国人的信仰,还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特别注重实践。
我们不喜欢空洞的说教,不迷信抽象的神谕,而是把信仰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时代的理论强调“奋斗价值”和“人民力量”。这些都不是空话,而是要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
塞罕坝人几十年如一日地治沙造林,抗疫期间医护人员逆行而上。
他们没有整天念经祷告,而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信仰。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难得的是,中国的信仰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融入了大众的日常生活。
疫情期间,大家自觉戴口罩、配合隔离。
这看似简单的行为,其实就是把信仰转化为“对自己和社会负责”的日常行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总的来说,中西方信仰的本质区别,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西方是“求神救赎”,中国是“靠做创造”。西方信仰指向“彼岸”,比如天堂,他们依赖神权。
而中国信仰扎根“此岸”,注重现实幸福,通过“奋斗”实现价值。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正如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说的,西方人根本比不了中国人的信仰程度。
中国信仰是“站着修”,西方是“跪着求”,而只有靠做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马丁·雅克
结语
中国信仰独树一帜,它不靠神祗,扎根于千年传承的文化底蕴,靠的是人们自强不息的奋斗、脚踏实地的实干。从往昔岁月到如今时代,在脱贫攻坚、科技攻坚等诸多领域皆有体现,它凝聚力量,定将助力中国在复兴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澎湃新闻-2018-12-25——《中国人没有信仰?这位英国教授说出了答案》
观察者网-2015-04-14——《盖洛普宗教信仰民调:中国最少信教 无神论者达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