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的高楼切割了四季,当外卖取代了柴火饭香,你是否还记得泥土的温度?在南昌新建区桓湖小镇,一座名为“田峰农庄”的田园秘境,正以知青岁月为引、农耕文明为墨,泼洒出一幅“左手烟火,右手诗意”的时间桃源图。负责人胡红娟说:“我们想做的,不是让游客匆匆打卡,而是让每个脚印都沾满土地的芬芳。”







一、知青文化:岁月窖藏的陈酿,一饮尽山河

推开田峰农庄的木门,时光仿佛倒流半个世纪。斑驳的搪瓷缸、泛黄的工分手册、褪色的军绿色挎包,与墙上的老照片共同编织出一曲《芳华》的复调。胡红娟的团队用几年时间收集了300余件知青文物,将田峰农庄的“知青文化馆”打造成一部立体的时代日记。“当年他们用青春浇灌土地,如今我们用土地致敬青春。”在这里,游客可以穿上粗布工装,体验“晨起锄禾午间垦荒”的知青日常;也能围坐在老式收音机旁,听当年的垦荒者讲述“用镰刀收割星河”的浪漫。一位带着父母重游的老知青感慨:“孩子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们总说‘吃苦’也是一种甜。”





二、58元自助狂欢:舌尖与指尖的双重革命

“58元,买不到吃亏,买得到一场穿越时空的盛宴。”田峰农庄的初夏限定套餐,正在颠覆传统农家乐的玩法公式——免!费!吃!粽!子! 不是工厂流水线的工业甜腻,而是阿婆们用柴火灶熬煮的草木灰水粽。糯米裹着竹叶香,咬一口,仿佛吞下了整片竹林清风。约!战!龙!虾! 农庄的清水塘里,龙虾个个“健身成功”。游客可执竿垂钓,与狡猾的虾将军斗智斗勇。钓多少吃多少,后厨提供十八般厨艺伺候:麻辣、蒜蓉、冰镇……胡红娟笑称:“这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现代版。”赛!龙!舟! 没有专业选手的竞技场,只有木桨击水的欢腾。农庄特制迷你龙舟,让亲子家庭也能体验“棹影斡波飞万剑”的豪情。输赢不重要,落水者的笑声才是最高奖赏。





三、研学密码:一粒米的奇幻漂流

在田峰农庄,知识不是PPT上的冰冷文字,而是会呼吸的生命体。 传统农具博物馆里,从汉代的铁犁到明清的风车,百余件展品串联起农耕文明的基因链。南昌市商贸供应商商会副秘书长余芳二个孩子们抚摸着宋代的秧马惊叹:“原来古人插秧不用弯腰!”现代科技体验区 则上演着“科技与狠活”——无人播种机精准投喂土地,VR技术还原稻谷生长的微观世界。当孩子戴上AR眼镜,看着手中的稻种在虚拟土壤中破土成穗,科技与自然的对话在此刻达成和解。最火爆的当属“一日农夫”课程:晨起插秧、午间制作稻草人、傍晚学习古法碾米和做豆腐。当城市孩子捧着亲手脱壳的大米说“原来一碗饭要走十万步”,教育的意义已不言而喻。





四、胡红娟的田峰哲学:让幸福有迹可循

作为农庄创始人,胡红娟的微信签名是“做土地的播种人”。搭建一座连接城市乡村的桥。“很多人问我农庄的盈利模式,我说是‘贩卖时光’。”她指着正在田埂上疯跑的城市孩子,“你看,他们踩出的每一个泥坑,都是土地盖给童年的印章。”在田峰农庄,游客不仅能带走有机蔬菜和手作纪念品,还能解锁隐藏任务——在“时光邮箱”给十年后的自己寄一封土信笺,用稻秆当火漆,封存此刻的田园心跳。乐商共社余静多次来田峰农庄,她说:“土地是最诚实的诗人,你投之以汗水,它报之以春秋。”“58元买不到股票涨停,但买得到灵魂涨停。”这个夏天,田峰农庄等你来撒野!踩一脚泥巴、钓一篓月光、摘一把星辰,让被996驯化的身心,在稻浪翻滚中重获野蛮生长的力量。文图:陈玲丽

农庄地址:南昌市新建区桓湖田峰农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