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在《晚熟的人》里写:"朋友或是熟人的圈子,当然是越小越好,为利而来,利尽则散;为名而来,名去则友稀。"但现实里,有些人混着混着,连个能约饭的朋友都没了,通讯录里躺了几百人,遇事却找不到一个能打电话的。
老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可为啥你混到最后成了"独行侠"?大概率是踩进了这3个雷区!
一、把"占便宜"当本事,算盘打得太精
老祖宗早就警告过"贪小利者,失大节",可总有人把占便宜刻进DNA里。同事请客吃饭,专挑贵的菜点;朋友帮忙跑腿,连杯奶茶都不请;借了钱永远说"下次还",最后干脆装失忆。
我有个大学同学就是这样,每次聚会都要蹭别人的车,点外卖永远让别人先垫付。有次大家AA聚餐,他偷偷把自己那份发票藏起来,想多报销一笔。时间长了,谁都不愿意和他来往,毕业没几年就彻底成了孤家寡人。
要知道,朋友相处讲究个"礼尚往来",光想着从别人身上捞好处,迟早会被人看穿。就像老话说的"人算不如天算",你算计别人的同时,也在把真心从身边推开。
二、拿"刀子嘴"当直率,伤人不自知
网上有个段子特别扎心:"有些人说话就像带刺的玫瑰,听着好听,扎得生疼。"总有人把刻薄当幽默,把抬杠当个性。朋友减肥,他来句"别白费力气了,你这体型没救了";同事升职,他阴阳怪气"肯定走了后门"。
我表哥就是典型的"嘴贱型选手",每次家庭聚会都要吐槽这个胖、那个穷。有次外甥女穿了新裙子,他直接说"像个土包子",气得孩子当场哭着跑开。现在家族聚餐都没人愿意叫他,用我大姨的话说:"跟他吃饭,饭都能气凉了!"
记住,"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再亲密的关系也经不住刀子嘴天天割。真正的高情商,不是会说漂亮话,而是懂得什么话该说,什么话烂在肚子里。
三、把"负能量"当常态,谁靠近谁倒霉
老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有些人就像行走的负能量黑洞,跟他聊天三句不离抱怨:工作不好、对象不行、孩子不争气,逮着人就倒苦水。
我以前有个邻居大姐,每次见面都要吐槽老公没本事、婆婆刁难她。刚开始大家还耐心安慰,后来发现她根本不想解决问题,就是想找个人发泄。慢慢地,小区里没人愿意和她聊天,连跳广场舞都没人跟她组队。
朋友相处是为了开心,不是当情绪垃圾桶。偶尔倾诉没问题,但总把负面情绪当日常,再亲近的人也会被消耗得想逃跑。就像有人调侃的:"远离消耗你的人,比吃保健品更养生!"
说到底,朋友就像照妖镜,照出的都是你自己的模样。想拥有真心朋友,先学会做个靠谱、温暖、有边界感的人。毕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相互的,你种下什么因,就会收获什么果。别等通讯录变灰了才后悔,从现在开始,学着做个让人愿意靠近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