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学派杨元相、鸿翎[台]、刘晋元、时勇军、李闽山、杨瑾、李意敏等诚挚推荐
任见《来俊臣传》第十二章 众酷吏竞作恶
还有一个走运的“酷吏” , 叫侯思止。
侯思止最早的身份是卖胡饼的,小生意人。
做小生意,需要起早贪黑,可侯思止好吃懒做,日上三竿还不起床。他做成了饼开始卖的时候,大家都吃过了,卖不出去,最后生意做不成了,就改行投军——投奔了恒州参军高元礼。
恒州系今之陕西大同。参军是地方府兵的参谋。
依附了高元礼,有了落脚地和吃饭处,侯思止的心思活动起来。
侯思止虽然目不识丁,但却浑身是胆。
当时,恒州刺史裴贞,杖罚了一名判司。判司是机关里的小秘书。这个判司怀恨在心。找了个机会对侯思止说:“你想做大官,现成的路子。何不告发刺史裴贞谋反呢?”
刺史是地方长官,大领导。
判司是个小判官,具体事务是执掌判决书的起草等杂事。
侯思止听信了这个判司的话,奏上状纸,诬告裴贞图谋造反。
唐廷下令追查,裴贞全家都被处死,侯思止立了功,得以授任游击将军。
参军高元礼惧怕侯思止。高元礼本来是为侯思止提供庇护的,反过来向侯思止献媚,甚至称呼侯思止为“侯大” 。
高元礼想让侯思止这个坏人远离自己,便为侯思止出谋划策,让他到神都洛阳求取官职,并教他说:“眼下朝廷用人不按资历、能力,如果说侯大不识字,你可以上奏说:‘獬豸’也不识字,但却能用它的独角辨别忠奸、善恶。”
獬豸,读作“泄致” ,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黑毛,双目有神,额上生独角,是为一角兽。
据说,獬豸懂人言,知人性,智慧很高,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邪佞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
牛不牛、羊不羊的獬豸,是公正和勇猛的象征。
高元礼又教给侯思止说:“太后知道你没有居住的宅第,假若将没收的官宅暂时借给你住用,你可以拜谢而不接受。太后一定要问你缘由,你就说:‘这些反叛太后者的宅第,我非常厌恶它们,不愿意住在那里。’”
受教之后,侯思止直奔神都洛阳,求见武照,点名索要御史台侍御史一职,说自己密奏刺史裴贞谋反有功。口气之大,连武照都吃惊了。
朝廷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乃是要害部门,侯思止大字不识一个,怎么能干得了呢?
武照指出他没文化、不识字的问题,问他:“你连公文都看不懂,怎么能做御史呢?”
侯思止有备而来,回答说:“獬豸也不识字,可是它会为了朝廷用角去顶那些罪人。”
武照觉得,侯思止说得有道理。
知书达理,行政经验丰富,恰恰不能用于监察部门,因为他自己就是被监察的对象。不受任何传统束缚的干部,才能为我所用。文盲侯思止,一门心思尽忠,凭直觉去抓那些对朝廷不满的人,这就够了。
武照提拔侯思止做了侍御史。
果然,武照又问侯思止的住房,想赏赐给他宅地。
侯思止也不知道宅地的情况,胡乱照着高元礼所教回话。
武照听了,又特别高兴,对侯思止的赏赐加倍的优厚。
侯思止成为侍御史,感激武照的恩宠,十二万分地忠于武照,抓人、审案,不遗余力,每案都要尽可能多地杀人。
“凡推勘,杀戮甚众,更无余语。唯谓囚徒曰:不用你书言笔语,止还我白司马。若不肯来俊,即与你孟青。”
侯思止审问案子,从来没有多余的话,只是对被告说:“你说也好不说也好,北邙山白司马坂乱葬岗坟地等着你。不想受用御史中丞来俊臣的刑具,这里有将军孟青使用过的杀人棒。”
在侯思止手里,被告“横遭苦楚,非命者不可胜数” ,惨遭非人痛苦,被他折磨至死的不计其数。
另有靠密奏诬陷别人谋反而被授予游击将军的王弘义,跟侯思止一样被任命为侍御史,在来俊臣手下工作,专干诬告士大夫的勾当。
酷暑盛夏,王弘义管理监狱,把尽可能多的被告关在一个小房子里,里面堆上厚厚的蒿子,再铺上毡褥,关进去的人,像被塞进了蒸笼,很快就被熏呛得喘不上气来,谁能随意诬陷自己或乱咬别人,就能换到别的监房去。
王弘义敢于抓,敢于用刑,敢于诛杀,被武照擢升为殿中侍御史。
有人告密说,胜州都督王安仁有谋反企图。
胜州是今天的内蒙古准格尔旗。
王弘义奉令出差,到遥远的北方担任钦差判官。抓捕了王安仁严厉讯问,王安仁坚持自己是清白的,主张“一定有人因私仇存心诬告” 。
王弘义觉得这件案子办起来麻烦,干脆不再审问,就于大枷之上砍下王安仁的头颅了事。继而把王安仁的儿子也抓起来杀掉,将父子两颗头颅用盐淹制了,装在箱里,带回朝廷。
回途经过汾州,今之山西汾阳,按照惯例,州司马毛公设宴款待他。
毛公疏忽,竟然没有让王弘义坐上位方向,而是两人面对面地坐下。
王弘义怒吼道:“无礼的东西,跪到阶下去!”
毛公慌张地起身,跑到阶下时,追过来的王弘义长刀已经出鞘,一刀杀死了毛公。
次日,王弘义命令随从把毛公的头颅挂在矛尖上,抬着装有人头的箱子,神气地回洛阳去。
一路上,没有人提起王弘义不心惊胆恐的。
当时,武照将制狱衙门命名为“推事院”——推测犯罪事由馆所,设在神都洛阳南门之西的丽景门内。
丽景门内附有监狱。只要囚犯进了丽景门监狱,没有能活着出来的。
王弘义故意把丽景门叫成“例竟门” 。“例” ,是“按照惯例”的意思,“竟”是“完结”的意思。意指凡是进入丽景门牢房的,所有的生命“按照惯例,完结于此” 。
王弘义有关制狱内容的公文,发往各地州县,所到之处,连州、县衙的官吏都心惊胆战,不敢轻易拆阅,害怕遭遇祸端。
王弘义得意地向别人反问:“某之公文,有狼毒野葛乎?”
我的公文里,有致人于死的毒物吗?
王弘义也不掩饰自己的“坏” ,常常向同僚吹嘘自己的狡猾和坏主意,回忆说自己在故乡农村时假称邻居瓜田有白兔出没,鼓动人们抓获,可把邻居的瓜田害惨了。
在场官员听到这样的坏事,引起一阵骚动,没想到,引起不畏恶虎的李昭德的讥讽。
李昭德才气纵横,精明干练,颇受太后武照赏识,现为御史中丞、监察院长官。
“自古有‘苍牌酷吏’, 没想到今有‘白兔御史’。”李昭德说。
西汉酷吏郅都,是朝廷专为打压地方豪强而派遣的一个大员。其时有山东济南豪强瞷氏,宗人三百余家,地方长官莫能制约。郅都作为济南太守,到任即将瞷氏首恶杀掉,余皆觳觫不休。
郅都行法不避贵戚,时人号为“苍鹰” 。
由于“苍鹰”不含贬义,“白兔”似乎也不那么过分,大家一笑了之。
王弘义狠狠瞪着李昭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自此以后,王弘义拼命找机会,想报复李昭德。可是李昭德能干,武太后对他的恩宠与日俱增,王弘义一时半会儿不能得逞。
李昭德讽刺王弘义的“白兔御史” ,却成了王弘义的绰号。
酷吏们忠于武照,表现杰出,升迁最快。
王弘义成为殿中侍御史的时候,来俊臣也由司评刑事升到了左台御史中丞的高位,秩级由“从八品下”变成了“正五品上” 。
尽管如此,来俊臣还是对王弘义等人的快速晋升感到不快。
来俊臣在上司周兴面前,也总觉得自己的荣誉感不足。
但来俊臣不是把内心的喜怒表现在脸上的人,他做事情,有冷静、周详的计划。
唐朝的办案没有什么部门分工,沾边的部门都可以办。周兴、来俊臣、侯思止和王弘义,像跟索元礼竞赛似的,在审理武照交办的案子时,大肆株连,长幼俱坐,一杀便是千余家。
满朝文武大臣,慑于暴政,噤若寒蝉,即便心中敢怒,口中也不敢言。
官员们去上朝,不定何时便会“失踪”——被有司抓走。一旦被抓,便可能落得全族被杀的结果。因此,每日凌晨与家人告别时便说:“不知道还能不能再相见?”
在朝者畏惧,在野者惶恐。武照的告密政治和酷吏政治,恶过虎狼,毒过蛇蝎。
告密是一种绝对的恶,即令在盗匪的山头,有这种恶的人也要被唾弃。
武照把告密这种“大恶”用强大的政治压力化妆和改变,使它变成深受赞扬和应获奖赏的善行,完全颠倒了是非和黑白。
酷吏之“恶” ,不是要被告招供隐瞒的事,而是要被告招供从没有做过的事。在酷刑拷打之下,被告还得察言观色,编造致自己于死地的罪行。
酷吏如果发现被告的口供不称他的心,不如他的意,一定怒不可遏,用进一步的酷刑拷打,来让被告充分发挥罗织自己罪状的想象力。
告密和酷刑,是两项大恶。
然而,还有更“恶”的,那就是《罗织经》 。
来俊臣传
任见 著
本书简介
任见先生所著中唐武周酷吏来俊臣的传记。
任见《来俊臣传》
目录
本书内容简介…………………………
第一章 女士们的传说………………
第二章 后宫里的“轰趴”…………
第三章 长生不老灵药………………
第四章 一发而不可收………………
第五章 前后两副肉体………………
第六章 趣味无榻之嘻………………
第七章 新婚夜抄《臣规》…………
第八章 御榻头送“颤活”…………
第九章 告密举报发飙………………
第十章 刑讯逼供猖獗………………
第十一章 来俊臣大赌博……………
第十二章 众酷吏竞作恶……………
第十三章 统治者的机谋……………
第十四章 正直臣的谏奏……………
第十五章 铁鞭铁锤匕首……………
第十六章 壹民洗脑去强……………
第十七章 年轻雄壮真好……………
第十八章 小鹿心痒体酥……………
第十九章 黑恶御民之术……………
第二十章 阖族毁灭之灾……………
第二十一章 母猪藏在地下…………
第二十二章 蠢鱼自投罗网…………
第二十三章 女婿未敢杀岳…………
第二十四章 民心呼唤好官…………
第二十五章 丛林社会法则…………
第二十六章 告密罗织奇经…………
第二十七章 女史所言不虚…………
第二十八章 公主感同身受…………
第二十九章 案件迅速膨胀…………
第三十章 刑罚层出不穷……………
第三十一章 牝鸡司晨有据…………
第三十二章 同谋魁首无证…………
第三十三章 拥立圣母神皇…………
第三十四章 终竟武周替李…………
第三十五章 恶鬼杀良冒功…………
第三十六章 淫女令人不齿…………
第三十七章 请兄入此热瓮…………
第三十八章 陛下英明睿智…………
第三十九章 伊阙夺袍另赠…………
第四十章 俊臣诈为通款……………
第四十一章 特大谋反集团…………
第四十二章 童王气概逼人…………
第四十三章 权势杀人如麻…………
第四十四章 奴婢命系刀锋…………
第四十五章 专业陷人于阱…………
第四十六章 擅长揣摩圣意…………
第四十七章 良臣遭遇群攻…………
第四十八章 孽火烧红神都…………
第四十九章 竞相告密邀宠…………
第五十章 恣意偷花窃朵……………
第五十一章 权贵放肆渔色…………
第五十二章 来魔欲海难填…………
第五十三章 杀人罪在刀子…………
第五十四章 宫廷鹤舞仙乐…………
第五十五章 谁可为朕圆梦…………
第五十六章 大势抑武兴李…………
著者任见简介…………………………
后山学派燕山小队(原京北燕山书屋)编辑
~ 1.多位北大博士推荐:任见先生的《大唐上阳》(15卷),与众不同的认识价值。
2.后山学派杨元相、鸿翎[台]、刘晋元、时勇军、李闽山、杨瑾、李意敏等诚挚推荐。
3.后山学派杨鄱阳:任见先生当年有许多思想深邃、辞采优美的散文在海外杂志和报纸发表,有待寻找和整理。
国家出版基金优秀项目《丝路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