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还会“中风”?这个听起来陌生的疾病,医学上称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发病率和致盲率正以每年5%的速度攀升。最可怕的是,它从发病到失明最快只要90分钟,而超过一半的患者因延误治疗永久失去视力。
01
眼睛也会"中风"?血管堵塞只需一瞬间
很多人以为中风只会发生在脑部,其实眼球里密布着比头发丝还细的毛细血管。当给视网膜供血的动脉突然堵塞,就像家里水管被异物卡住,视网膜细胞会在短时间内因缺氧死亡。这个过程有多快?90分钟内不疏通,视功能将不可逆损伤。
这种堵塞通常由三种情况引发:
血管里的"垃圾":高血压、高血脂患者的血管壁容易脱落斑块
血液变"黏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结晶可能形成微血栓
外力压迫:青光眼患者眼压过高会直接压闭血管
尤其要警惕的是,超过70%的眼中风患者在发病前毫无征兆。眼科专家提醒:当出现以下三种症状时,请立即就医:
突然的单眼无痛性视力下降(像有人突然调暗了灯光)
视野出现固定黑影(如同眼前挡着半块黑布)
短暂性视力丧失后恢复(这是最危险的预警信号)
02
这些人群要特别当心!你在名单里吗?
根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最新数据,眼中风患者中:
50岁以上占比82%
三高人群占比76%
长期吸烟者发病率高出3倍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发病年龄正逐渐年轻化。上个月某三甲医院接诊的最年轻患者仅38岁,追问病史发现他有10年高血压却从未规律服药。除了慢性病患者,长期用眼过度、作息紊乱的职场人士也要提高警惕。
医生特别强调两个认知误区:
"视力恢复了就没事":短暂性黑蒙是血管痉挛的求救信号,约30%患者会在1年内发生完全性阻塞
"滴眼药水就能好":任何眼药水都无法溶解血栓,拖延只会错过黄金救治期
03
预防胜于治疗!日常做好这5件小事
预防眼中风的核心在于维护血管健康。
记住这个护眼口诀:"两控、两动、一监测":
控血压:每天固定时间测量,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控血糖:餐后血糖不超过10mmol/L,定期查糖化血红蛋白
动手按摩:早晚用温毛巾敷眼后,轻按睛明、太阳穴(每次10圈)
动眼训练:每隔1小时远眺6米外绿色植物,持续20秒
监测眼底:40岁以上每年做1次眼底照相,糖尿病患者需每半年检查
特别提醒戴老花镜的人群:突然觉得镜片"不合适"了,千万别急着换眼镜,先排除眼底病变!
04突发视力下降怎么办?记住"三要三不要"
如果身边有人突然看不清,请牢记这些急救原则:
要做的:
立即让患者平躺,用食指轻压眼球(每秒1次)促进血流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血压正常者)
记录发病准确时间(精确到分钟)
不要做的:
不要揉眼睛(可能加重血管痉挛)
不要大量喝水(可能升高眼压)
不要自行前往医院(应拨打120说明"疑似眼中风")
眼中风从来不是单独发生的疾病,它是身体发出的"终极警告"。保护好血管,就是在守护光明。转发这篇文章给关心的家人,早一天了解,多一分守住清晰视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