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5月7日,哈佛大学发布消息称,约瑟夫·奈于当地时间5月6日去世,终年88岁。约瑟夫·奈曾在1995年至2004年间担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提出了著名的“软实力”等概念,是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是全世界最受推崇的政治思想家之一,一生著述颇丰,代表作有《美国世纪结束了吗?》《巧实力》等,不仅对国际关系理论学界影响颇大,也对现实中美国的外交政策起了重要影响。

奈经常批评特朗普。对于特朗普推行的关税,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关税威胁这样胁迫性的硬实力,也许在短期内会奏效,但从长期来看,这将刺激其他国家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在生前发表的最后几篇文章中,他仍试图向特朗普发出警告,担心在未来四年里,美国的软实力将面临重重困难。

本文源于2008年《哈佛商业评论》对约瑟夫·奈的一次专访。他详细阐述了对于“软实力”“巧实力”等概念的定义和看法。在他看来,仅仅依靠军事和经济实力,本身并不能带来和平与繁荣;而美国需要将硬实力与 “软实力” 工具相结合,让民主和自由的理念具有吸引力。


五百年前,尼可罗·马基雅维利写道:“君主应该让自己令人畏惧,即便无法赢得爱戴,至少也要避免遭人憎恨。” 在一个日益多极化的政治世界中,全球和平、经济和环境面临着巨大挑战,这一建议显得尤为贴切。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教授约瑟夫·奈认为,仅仅依靠军事和经济实力,本身并不能带来和平与繁荣;美国需要将硬实力与 “软实力” 工具相结合,让民主和自由的理念具有吸引力,并将美国树立为这些理念的典范。

“软实力” 这个词是约瑟夫·奈在1990年出版的《注定领导: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一书中提出的。他曾担任担任与美国国家安全相关的重要职位;还撰写了十几本书,包括《领导的力量》。

在接受《哈佛商业评论》的采访时,奈阐述了软实力的含义,并将其与硬实力区分开来。他指出,卓越的领导者深谙如何将软硬实力有机融合,进而施展“巧实力”(smart power)。凭借这一力量,他们不仅能够赢得他人信任,还能围绕具有前瞻性的发展议程,凝聚人心、激发行动。在他看来,如果美国的领导层能够做到这一点,本世纪美国仍将在世界上发挥重要作用。

HBR:软实力和硬实力是什么,又该如何将它们结合起来?

约瑟夫·奈:从本质上讲,权力不过是影响他人以实现自己愿望的能力,而这需要一系列工具。其中一些是胁迫或给予报酬的工具,也就是硬实力,还有一些是吸引力的工具,即软实力。对于个人而言,魅力(情感吸引力)、远见和沟通能力是关键的软实力技能;对于国家来说,软实力体现在其文化、价值观以及合理的政策中。

很难想到有谁能够仅靠软实力来领导。我们常常谈论硬实力,却忘记了吸引力也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工具。忽视这一点是错误的。我认为,当人们开始意识到硬实力不足以解决危机时,他们对软实力的需求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当然,弄清楚如何将硬实力和软实力相结合,取决于对具体情况的理解。我所说的情境智力很大一部分来自经验,但又不止于此。就像马克·吐温所说,一只猫如果曾经坐在热炉子上,就再也不会坐在热炉子上了,但它也不会坐在冷炉子上。明智地运用力量工具既需要经验,也需要分析。

HBR:你说软实力和硬实力都是必要的。然而你把自己的新著献给了你的妻子莫莉,称 “她以软实力进行领导”。

约瑟夫·奈:与硬实力相比,我确实更偏爱软实力。但你必须认识到,软实力本身并非都是好的;它必须被用于好的目的。一些邪恶之人也拥有吸引他人的能力,比如希特勒、本·拉登。无论是软实力还是硬实力,都只是一种工具。

你可以争辩说,软实力比硬实力略胜一筹,因为它给予被影响者更多的自由。如果我想偷你的钱,然后拿出枪朝你射击,这就是硬实力——在这件事情上你别无选择。如果我试图说服你,让你认为我是一位大师,并且让你把银行账号给我,大概你还可以选择反抗我。

HBR:西奥多·罗斯福有句名言:“我们必须说话温和,但手持大棒。” 他说的是软实力还是硬实力呢?

约瑟夫·奈:罗斯福是巧实力的典范:在合适的情境中,将软实力和硬实力以恰当的方式结合起来。如今美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需要大量的巧实力。想要理解巧实力的领导者,最好去研究罗斯福。他对硬实力的运用非常敏锐——看看他对军事的喜爱就知道了。但他也意识到了软实力的重要性。

HBR:女性在公共生活中尝试运用巧实力时会遇到障碍吗?

约瑟夫·奈:肯定会。女性运用巧实力比男性要困难得多。想想那些典型的女性领导人——玛格丽特·撒切尔、英迪拉·甘地和果尔达·梅厄——她们在领导过程中都要与性别刻板印象作斗争,并强调自己 “铁娘子” 的领导风格。曾任挪威首相、后来担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的格罗·哈莱姆·布伦特兰,有效地运用了巧实力。她在国内事务上很强硬,但在国际上为挪威运用了软实力。爱尔兰前总统玛丽·罗宾逊和拉脱维亚前总统瓦伊拉·维基耶 - 弗赖贝加也令人印象深刻,但我们还没有看到一个主要国家的女性领导人成功运用巧实力。

在美国,女性在公共生活中运用巧实力尤其困难,部分原因是美国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大男子主义观念,部分原因是 “9·11” 事件后弥漫的恐惧氛围。在政治领导方面,性别仍然是比种族更大的障碍。一位寻求公职的女性仍然不得不与 “女性软弱” 的性别刻板印象作斗争。所以希拉里·克林顿在竞选过程中花了很多精力来证明自己既强硬又有经验。

我认为在这方面,商业领域领先于政治领域。如果你查看关于管理的文献,会发现其中非常强调软实力——例如,关于管理者如何在不使用奖惩手段的情况下激励和说服人们取得所需的成果。商业领域的普遍观点是,人际网络正在补充等级制度,因此组织正变得更加扁平化。结果是,商业领袖需要更多地运用软实力。而在关于政治的文献中,你看不到这样的情况。事实上,我和我的一位国会议员朋友聊过,她说:“作为一个分析概念,你对软实力的看法绝对正确,但在政治领域,这个词是个不利因素,因为没有美国人会投票给一个‘软’的人。”

HBR:你是如何了解软实力的?

约瑟夫·奈:1977 年我加入国务院时,学到了很多关于软实力的知识。我没有政府工作经验,也没有管理经验。我当时是一名教授,我唯一管理的人是我的秘书——而且有些人认为实际上是秘书管理我。我的第一项任务是领导一个跨部门委员会,减缓可用于制造核武器材料的扩散。我一开始倾向于自己把事情都做了。但我很快就意识到,如果我那样做,我会忙得不可开交。我需要其他人的帮助,但我不能给他们下命令,因为作为一名国务院官员,我对国防部和能源部等部门的人没有管辖权。我必须吸引他们,让他们愿意帮助我。

我学到的另一个重要经验是,政府是一种口头文化。政府会产生大量的文件,但关键的沟通是口头的,而且往往很简短。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因为文件太多了——你不可能跟上所有文件的进度,所以在重要事情上你不得不依靠口头交流。我在担任肯尼迪学院院长时,试图训练学生进行 “电梯简报”——也就是说,在电梯从一楼到七楼的时间里,说出老板需要知道的两三件事。简洁、清晰的沟通是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HBR:你认为美国作为世界强国正在衰落吗?

约瑟夫·奈:几十年来人们一直有这样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末,每个人都认为美国完蛋了——冷战结束了,当时普遍的观点是日本已经取代了美国,把美国挤出了世界经济等等。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的《注定领导》这本书就是为了反驳这种观点而写的。我首先研究了美国的军事力量,然后研究了美国的经济力量。我意识到我忽略了一些东西:美国人吸引他人接受其理想和国家的能力。这就是我所说的软实力,这也是我当时写道美国将成为21世纪主导力量的原因。

我对美国的长期前景持乐观态度。美国是一个比许多其他社会更鼓励创造力的社会。我认为美国在其文化和价值观中也拥有大量的软实力。美国经济仍然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能力,而且我认为美国军事力量也不会轻易被超越。这个世纪肯定会出现法里德·扎卡利亚所说的 “其他国家的崛起”。我们现在已经开始看到这种趋势了。但这与美国的衰落是不同的。

黛安·库图(Diane Coutu)| 文

黛安·库图是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榕基家族企业顾问公司的客户沟通总监,也是《哈佛商业评论》文章《韧性如何发挥作用》的作者。

豆包 | 译 周强 | 编校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 联系方式

投稿、广告、内容和商务合作

newmedia@hbrchina.org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