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备受关注的2025 年强基计划报名基本结束,全国 39 所高校的报名人次数据也随之揭晓,全国报名共计1097068人次,相较2024年的930085人次,上涨近16.7万人次,增幅仅20%,报名人次首次出现大幅反弹。



强基计划从2020年起开启招生,到今年已进入第六年,总体来看,经历了报名人次虚高到回归理性,再到持续增加的的过程。2020年首次报名超过133万,当年的高考报名人数为1071万,报名比例超过10%,而总体招生人数仅600从整体招生规模来看,每年强基计划的招生人数大约维持在 6000人左右。在2020-2022年期间,三年累计招生约1.8万人次,这意味着2020年强基计划总体录取率不到5%,出现了绝大多数考生“陪太子读书”的现象。

2021年的强基计划报名人次出现大幅下上涨,达到187万人次,随后出现大幅回落,2022年报名人才下降至86.5万,降幅超50%;2023年报名人次保持稳定,为88.3万人次;2024年报名人次小幅回升,达到99万人次,2025年再次回归到接近110万,而今年的高考人数预计在1400万至1450人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报名人次不等于报名实际人数,包括了同一个人报名后取消,再报名的情况,但可反映学校报名热度情况。从2025年39所高校的报名人次来看,北京大学报名人次5.2万+;清华大学报名人次4.6万+。从招生人数来看清华大学为757人,北京大学560人,浙江大学291人,上海交通大学274人,复旦大学223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46人,南京大学206人,其他高校的招生热人数都低于上述七校,录取比例也更低。

202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报名人次4.5万+、北京理工大学报名人次4.4万+,成为今年热度最高的两大名校,最主要原因是不锁档,出分后校测,而且仅面试,是华五学生很好的保底院校。报名热度最低的是同济大学2.1万,专业优势不明显,提前锁档。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校报名人次在3万以上,为院校特色鲜明的综合型院校。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东北大学等校招生专业较少,报名人次1万+。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五报考人次最多的一年是2021年,达到35万人次,最少的一年是2022年,为14万人次。2025 年总报名15万人次,热度最高的是南京大学3.7万人次,最低的是中科大2万人次。

强基计划本质上是择志导向下的拔尖选拔,报名热度上涨,生源质量也随之上涨,高校严控选才标准。虽然招生计划有所扩招,但同时竞赛破格政策收紧,部分高校对竞赛破格入围条件进行了调整,对破格生来说,破格入围机会减少,并且校测笔面试竞争,可能会更加激烈。

对此,你怎么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