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理工大学
编辑整理 :双一流高教
5月17日,北京理工大学AI变革与科教创新论坛暨人工智能学院成立大会在中关村校区举行。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姜澜介绍了学校近年来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绩。他表示,北京理工大学对人工智能高度重视、提前布局,具备扎实基础。学校将通过“一零一一”(“10高-11力”)工程全力推进人工智能学院建设,即坚持战略定位高举高打、学科建设高原高峰、发展路径高维高阶、产教融合高质高效、国际竞争高位高速的“10高”发展战略;构建“教师-学生-AI-环境-文化”的“五元”育人新模式,着重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以及以创新创造力、工具使用力、知识获取力、问题分析力、逻辑思考力、自我驱动力、表达沟通力、规划制定力、行动执行力、组织领导力、评价选择力为核心的AI+能力矩阵。他强调,要打造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新高地,构筑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突破策源地,创建智慧变革一体化示范区,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独具特色的北理工方案。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介绍了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思考与北理实践。他表示,人工智能学院将整合校内外AI优势资源,汇聚国家级AI顶尖领军人才,布局AI基础、AI技术、AI系统、AI安全、AI应用五大学科方向,围绕 “极微观、极宏观、极极端、极交叉”AI四极发展方向开展科技攻关,建立 AI卓越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构建智慧运行保障体系,努力建成世界一流人工智能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军和姜澜以及与会专家一同为人工智能学院揭牌。大会发布了《智慧教育行动方案》。
北京理工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深厚积累,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成立了自动控制系、80年代成立了计算机科学工程系,是国内较早从事人工智能相关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高校之一。近年来,学校在人工智能领域全面布局、持续发力,获批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首批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12个重量级科教平台,建立了完善的“本-硕-博-博士后”AI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深化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交叉联动,广泛联合龙头企业共同打造AI自主应用生态,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了领先的教学、科研与人才优势。
自今年以来,多所“双一流”宣布成立人工智能相关学院。
复旦大学成立四大新工科创新学院,其中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将逐步形成人工智能数学基础、智能计算理论与技术、智能系统基础软件、鲁棒智能理论与技术等骨架学科方向;中国人民大学苏州人工智能学院揭牌成立,这是学校成立的第二家人工智能学院;广西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计划今年9月招收首批40名人工智能专业本科生,专业硕士招生增加到60人左右。此外,首都师范大学校长方复全院士在今年两会上表示,今年学校将整合数据科学、信息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等新工科学科群,成立人工智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