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福耀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国的“灵魂三问”,在教育圈掀起滔天巨浪。
王树国何许人也,能让整个教育界振动?
王树国在2002年3月至2014年4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兼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至200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至2010年。
2014年4月至2024年3月,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2024年3月起,任福州市福耀高等研究院院长、福耀科技大学校长。
能够出任哈工大和西安交大的校长,个人能力绝对够硬够强。而且就连福耀大学都请,说明了在公办教育系统之外也备受重视。
他演讲的核心内容,我把他抄录下来:
“如果梁文锋继续读博士,还有今天的DeepSeek吗?如果王鑫鑫继续读博士,还有今天的宇树科技吗?如果王涛继续读博士,还有今天的大疆吗?”
这三个问题,如三颗重磅炸弹,直击中国教育的痛点,让人不禁深思: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
梁文锋、王鑫鑫、王涛,这些名字或许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他们创立的企业,却在各自领域熠熠生辉。DeepSeek在人工智能领域崭露头角,宇树科技在机器人行业大放异彩,大疆更是成为全球无人机的领军者。他们没有沿着传统的学术道路一路读到博士,却在创业的舞台上创造了非凡成就。
从这三问中,能看出中国教育现存的一些突出问题。
一方面,学历与能力的倒挂现象严重。在传统教育观念里,学历等同于能力,人们往往认为学历越高,能力就越强。这是社会的论断,也是家长的论断,因此家庭可能就会一味地供大学供博士,社会单位就出现某大学毕业的就可以直接入职,甚至公务员招考都会给予优惠。
但现实却打脸了,许多高学历人才入职后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而那些在实践中摸爬滚打的人,却展现出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他们给予社会的价值往往更大。这表明,我们的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另一方面,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学校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常常抱怨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高校毕业生却面临就业难的困境。这一突出矛盾的背后,是教育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的错位。
当然王树国校长抛出这三问,并不是否定博士教育的价值,而是对当下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现象的深刻反思。
再看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知名企业家、顶尖科学家,又有多少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批量生产”出来的呢?现实被打脸,他们更多是在实践中,历经血与火的考验,才成就了一番事业。
教育应该走向哪个方向,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需要深刻反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