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隆裕太后为了维护自己“皇室”的最后颜面,在和袁世凯谈退位条件的时候,提出了许多的条件,而袁世凯为了尽快地完成让清帝退位的事情,对隆裕太后的条件也纷纷答应,不过两人还是在一些条件上出现了分歧。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隆裕太后对于其中的一个条件绝不退让,袁世凯对此也无可奈何,双方争执之后勉强答应了下来。

那么隆裕太后坚决不退让的条件到底是什么呢?

生活费不能少

皇帝退位要牵扯到很多的问题,首先是要安顿这些皇室,让这些皇室有着安身之所。隆裕太后在这一点上也做出了让步,清朝自从入主中原之后,就一直居住在紫禁城中。



虽然在清朝末年的时候,被西方的列强赶出去过几次,但是也依旧对紫禁城这个家有着很深的情感。于是袁世凯在和隆裕太后的商谈之中,就同意了清朝皇室退居紫禁城的深宫之中,允许他们住在这里。

不过有地方住还不行,清朝的皇室还必须要有足够的钱来花销。我们看过历史电视剧的朋友对皇室的奢靡都有过一定的了解,皇室的开支一直都是一个巨大的金窟窿,无论你往里面砸多少的真金白银也永远填不上。



就像当初慈禧太后成为清朝实际掌控者的时候,清宫每天都要为其准备大量的新鲜水果,将这些水果分别摆放在宫中的各个角落中。而这样做的主要原因,竟然是因为慈禧喜欢果香味,于是就不惜花费重金购买大量的水果,让其散发果香。

这种铺张浪费和极其奢侈的行为,在皇室中并不罕见。别说慈禧,就连那些每天什么也不干的宗室子弟,也都早已养成了提笼架鸟,当纨绔子弟的习惯,自己不仅没有什么一技之长,而且花钱如流水。



在清朝尚且苟活的时候,他们还能够借着自己皇室的身份,从而在民间攫取利益,或者直接伸手问朝廷要钱。可是现在大清即将灭亡,这些人也将宣告破产。对于这群花钱如流水的主,基本上对于节省没有什么概念。

府上存留下来的钱财根本经不住这样的花销,许多的皇室子弟的生活也逐渐成了一个大问题。隆裕太后此时也管不了那些皇室的亲戚了,但是她必须要为自己,为小皇帝溥仪争取到足够花销的生活费。

所以,在谈及条件的时候,隆裕太后就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那就是袁世凯必须每年支付给他们400万银元的生活费,并且还没有商量的余地。400万银元,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就算是袁世凯这种全国最大的军阀头子,也感到很大的压力。



400万银元,不仅能够为其购买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也能够让袁世凯有着充足的资金发放军饷扩充军队,所以,袁世凯在听到这一条件的时候,和隆裕太后产生了许多的分歧。

袁世凯无法接受这笔巨款,于是不停的压低支付给隆裕太后的生活费,但是隆裕太后在此刻却表现出了让人惊讶的强硬,那就是分文不能少,否则免谈。

这下可让袁世凯犯了难,为了能够尽早地实现清帝退位,于是袁世凯勉强答应了这一条件,而且他还多留了一个心眼。



奢靡的生活

虽然答应了隆裕太后的条件,促使了清帝退位,但是清朝的皇室还是没有改掉自己骄奢淫逸的生活风气,他们虽然失去了统治地位,但是却依旧关起门来自己做自己的皇上。

民间依旧有些不明所以的人,以为此时的清朝皇室依旧有着大量的财富,甚至费尽心思想要进宫谋一份差事干干,但是他们进去后,就会立马后悔。因此此时的皇室,早就没有之前耗尽天下财物供自己专享的权力了。



为了能够让自己这400万银元的生活费,尽可能都花销在自己的身上,他们不断的降低宫中太监和宫女的工资,而且为了维持自己所谓的“皇家颜面”,清帝逊位后宫中的宫女太监人数依旧很多,400万银元的巨款到了清帝手中,花起来甚至还觉得有些拘谨。

袁世凯在支付过这笔生活费后,因为此时的中国国弱民穷,财政也非常紧张,每年还要支付那么多的钱去养这些“无用之人”,于是袁世凯也开始悄悄的打一些折扣。



他先是从原来一次性支付够400万银元,到后来分期支付,慢慢的就开始减少生活费的额度。由于此时的清朝皇室早已没有了往日的权力,为了能够保住这最后的颜面,他们也不敢多说。

况且自己如果拿着这件事情大张旗鼓的闹起来,全国上下的老百姓就第一个不答应,这些人不仅碌碌无为,每年白白的获得这么多的生活费居然还不知足,那么下场可就没有那么光彩了。



随着袁世凯的死,北洋政府对于清朝皇室的生活费也就越来越不上心,少付款,延迟付款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而他们也不敢对这群手里掌握着大量军队的军阀吆五喝六。于是就只能够默默接受着这一切,后来随着张勋复辟等事情的发生,清帝连最后的颜面也荡然无存了。

1924年,冯玉祥直接带兵来到了紫禁城中,直接将皇帝溥仪等人赶出了紫禁城,住的地方都没有了,至于当初隆裕太后坚持索要的生活费,也就更不可能给了。



自此,溥仪就开始“屈尊”前往其他地方生活,不过他们从紫禁城中带走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即使离开了皇宫,溥仪仍然能够过得逍遥自在。他凭借着从皇宫带出来的财物,生活得很是滋润,而这些财宝也成为了溥仪最后的一些“私产”。

最终,随着伪“满洲国”的消亡,溥仪被送到了功德林中,这些财宝才被进行思想改造后的溥仪,慢慢的上交了出来。



隆裕太后在自己大势已去的时候,仍然想要多拿些钱来维护“皇家尊严”,可实际上,一群碌碌无为,整天伸手要钱,手中却连半点权力都没有的皇室,最终也只能够成为一则笑话罢了。

信源:
“ 清室优待条件”的法律性质与违约责任 — 基于北京政变后摄政内阁逼宫改约的分析——杨天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