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汕头市潮阳区人民政府发布一则重磅公告,剑指西胪镇西二社区一起触目惊心的集体土地违法占用案件。原村民陈英彪因擅自占用57.389亩集体土地建设"英之园",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后逾期未履行拆除义务,潮阳区政府依法启动强制拆除程序。这起案件不仅涉及大面积土地违规使用,更凸显了基层土地监管的严肃性。


57亩土地违建曝光:从"私家园林"到行政处罚

根据汕头市自然资源局调查结果,2024年陈英彪未经任何有权机关批准,在西胪镇西二社区鲤鱼沟洋坊区域,非法占用集体土地57.389亩建设"英之园"。其中:

土地性质:54.561亩为集体工业用地,剩余2.828亩为其他农用地

违建规模:

老式厝五座(7345.84㎡)

楼房六座(2495.4㎡)

围墙、凉亭、大门等附属设施(合计498.18㎡)

这些建筑均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设计方案审查文件,属于典型的"未批先建、批少占多"违法行为。


2024年,汕头市自然资源局作出汕自然资监(潮阳)〔2024〕第1号《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其45日内自行拆除违建并清理现场,同时处以罚款。然而截至2025年5月,陈英彪未履行相关义务,行政复议及诉讼期限届满后,潮阳区政府依法启动强制拆除程序。

二、法律程序全解析:从立案到强拆的必经之路

本案严格遵循行政执法程序规范:

1. 立案调查:自然资源部门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发现土地异常利用情况,经现场勘测、询问当事人等取证环节,确认违法事实。

2. 处罚告知:作出处罚决定前,依法告知陈英彪陈述、申辩及听证权利,保障其合法权益。

3. 决定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于2024年依法送达,明确45日自行拆除期限及逾期后果。

4. 公告催告:因当事人未履行义务,2025年5月9日发布强拆公告,再次给予45日自行纠正期,体现"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

潮阳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强调:"根据《行政强制法》第四十四条,对违法建筑物的强制拆除需经公告程序,且需等待行政复议、诉讼期限届满,确保当事人救济权利充分实现。本案程序合法合规,不存在'一刀切'情况。"


集体土地管理红线:57亩违建为何触动监管神经?

此次事件引发关注的核心,在于集体土地保护的严肃性:

土地用途管制:涉案54.561亩为工业用地,擅自变更为住宅、园林用途,违反《土地管理法》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定。

耕地保护延伸:尽管本案不涉及基本农田,但大面积集体土地非农化利用,可能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造成破坏。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要求"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此类案件正是监管重点。

基层治理警示:陈英彪作为原村民,对土地管理法规应有基本认知。案件暴露部分基层群众法治意识薄弱,也反映出农村地区土地巡查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违建拆除的"硬骨头":执行难点与应对之策

强制拆除57亩违建面临多重挑战:

1. 执行成本高:仅建筑物面积已超1万平方米,拆除需调用大型机械,清运建筑垃圾可能产生数百万元费用。这就像是一场艰难的战役,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 利益关系复杂:若违建涉及租赁、合作等第三方权益,需提前排查并妥善处置,避免次生纠纷。各种利益交织在一起,就像一团乱麻,需要我们耐心地去梳理和解决。

3.安全风险管控:老式厝结构复杂,部分楼房可能存在墙体开裂等隐患,需制定专项拆除方案,确保施工安全。安全是拆除工作的底线,容不得半点马虎。

对此,潮阳区政府表示已组建专项工作组,统筹住建、公安、城管等部门:

聘请专业评估机构对违建内财物进行登记保全

制定应急预案防范突发冲突

同步开展法律宣传,引导群众认识土地管理重要性

给农村建设的警示:合法用地的"三条铁律"

本案为农村地区土地使用敲响警钟。根据《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规,农村建设需严守以下原则:

1. 用途管制原则

农用地转建设用地必须经省级政府批准

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需符合乡镇规划

案例对比:2024年潮阳区另一宗农村违建,因当事人及时补办手续并调整用途,最终免于强拆。

2. 审批前置原则

任何建设行为需先取得规划许可、用地审批

农村住宅建设实行"一户一宅",面积不得超过省定标准(广东地区一般为80-120㎡)

3. 法律救济原则

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60日内申请行政复议或6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但不得以此为由拒绝履行法定义务。


土地监管的"长牙齿"制度:从个案处理到系统治理

近年来,汕头对土地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2024年全市共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127宗,拆除违建面积同比增加45%,体现"严起来"的监管导向。此次西胪镇案件,正是"大棚房""违建别墅"等专项整治行动的延续。

潮阳区自然资源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加强:

科技赋能监管:运用无人机巡查、卫片执法等技术,实现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网格责任落实:将村级土地监管纳入网格员考核,建立"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机制

普法宣传下沉:针对农村地区开展"土地法规进祠堂"活动,提升基层依法用地意识

这起57亩违建案件的处理,既是对土地违法行为的坚决遏制,也是对“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的生动诠释。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当下,如何平衡发展需求与资源保护,考验着基层治理的智慧。而对每一个农村建设参与者而言,敬畏土地红线、依法依规建设,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关埠镇的村民们,你们身边是否也存在类似的土地使用问题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同时,大家也可以一起讨论一下,在农村发展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既促进经济发展又保护好土地资源。

来源:关埠生活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