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各方都聚焦中美正在举办的这场谈判会议。

因为进展不仅关乎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的贸易,而且还关系到全球经济的未来。

在会谈首日结束后,美国财长被摄像机捕捉到的画面,似乎预示着美国对于谈判进展“不顺利”,到底释放了什么信号?

特朗普却第一时间对外发文“报喜”,又是因为什么原因?



10日中美关于经济问题的谈判会议在瑞士举办,这次开幕之前各大媒体已经在锁定进展,以及中美双方公开的信息。

不过会谈举办前夕,美国所释放出来的信号还是令人担忧。

第一个信号就是美国的关税“底线”问题,从4月份开始特朗普就不断释放美国对华降税的信号。

虽然期间的口风有所反复,但总体上“减税”的决定还是在谈判前敲定了下来。

不过这次美国给出的关税价格,却很高于外界的预期。

特朗普在9日发文“80%的(对华)关税是合适的”,这个数字比美国媒体之前公布的“50到54%”还要高一大截。

美媒认为如果是这个数字,中国方面很大可能不会接受,因为这和现在的145%“意义差别不大”。

即使是接近50%的水平,估计都谈不拢。

但也有报道认为,特朗普现在是在故意抬高数字。

以便于到时候美国能调更低关税的时候,被认为是美方的让步措施,这是谈判的技巧之一。



其二是美国总统万斯已经提前发文,表示不管这次谈判的结果如何,都“不该期望中美能回到之前的贸易局面”

他还强调特朗普一定要削减贸易逆差,考虑美国工人的利益。

这段话的信息量很大,中美“之前”的贸易局面美媒认为指的不是建交之后,应该是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对华永久最惠国政策出台之后。

中美进入了超过15年的贸易发展黄金时期,贸易额实现了暴涨。

而万斯的言论,很大可能是圈定了贸易格局不会回到关税战之前的时期,换句话说美国是一定要拿到“好处”的。

其三是各方都很焦急快速达成进展之际,美国财长贝森特直接告诉媒体,中美谈判“不太可能很快达成协议”,并要求以先“降温”为主。

贝森特是这次美方负责谈判的关键人物,之前美国企业界都催促中美快谈并且尽快达成一致,美国民主党政客也要求尽快结束闹剧。

但贝森特却暗示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无疑是给各方对这次谈判的期望降低了——

毕竟中美谈判问题不是独角戏,美方不出力的话,那么中方无论怎么努力都是不起作用的。



10日中国和美国第一轮8小时的会谈结束后,有多家媒体拍摄到美国财长贝森特疾步钻进汽车,面色凝重且没有给采访的机会。

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会议后发了一篇文章称:

“今天在瑞士与中国举行了一次非常愉快的会议。双方讨论了许多议题,达成了许多共识。双方以友好但建设性的方式就全面重启双边关系进行了谈判。”

其中的“重启”两个字让美国媒体非常关注。

如果特朗普的说法属实的话,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和美国的关税问题有了解决的契机,且取得的成果比之前贝森特表示的“不乐观”更大。



此外特朗普还念念不忘另一件事,就是表示“希望中国向美国企业开放市场”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提到让中国“开放市场”,在谈判前特朗普就发文表示如果中国能对美国开放,对中国非常有利。

这里他所说的开放,被外界解读为中国单方面对美大幅度豁免关税成本,让更多的美国产品能流入中国市场。

贝森特谈判团队把这个选项当做和其他国家谈判贸易协议的基础之一,就是所谓的“多买美国产品”。

但事实上,中国向美国所谓开放市场,而且还是单边开放肯定不现实。

关税问题是经济主权的关键构成,一个国家对自身经济的掌控力,决定了其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话语权与发展走向。

若应特朗普要求,对美进行所谓的开放市场,中国经济主权将遭受严重影响。

美国一直秉持“美国优先”战略,对其他国家执行垄断、资源掠夺和经济胁迫等行为。

比如和乌克兰的《矿产协议》就是典型的例子。

若任何一个国家对美国全面开放市场,美国企业可能凭借资金、技术优势肆意渗透,掌控关键产业。

可想而知,特朗普的类似提议根本没有什么考虑的价值。



也有美国媒体给中美问题提了一个解决方案,认为按这个方向走下去大概率可以谈成。

最重要的是特朗普需要改革固有思想,因为中美贸易逆差形成有复杂原因,并非中国单方面造成。

美国在二战后主动转移工业和制造业,走上“金融立国”道路,国内产业结构失衡,过度依赖进口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这是他们的短板所在。

中国产业体系虽完备,但部分新兴产业与高端制造业仍处于成长攻坚期。

美国对中国有制造业的需求,中国同样对美国也有高端芯片电子产品的需求。

所以在“需求的领域”,比如高科技产品这方面,如果美国优质的产品进入,中方肯定是愿意做交易的。

即便是有所谓的贸易条款存在,也可以效仿美国英伟达等企业提供“替代产品”。

但特朗普前段时间连英伟达的H20都禁止出口给中国了。

那么中方对于美国的所有脱钩自然不存在后顾之忧,美方失去了所有的谈判筹码。

按照这个角度来看,特朗普如果想促进中美互利性达成协议,美方在考虑对华出口什么东西上还要下功夫,靠过去的大豆、石油和天然气已经没有什么作用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