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特朗普的一条社交媒体帖子震动了全球市场。他宣布次日将签署一项重大贸易协议,却未透露对象国。市场很快指向英国,这个脱欧后陷入困境的昔日帝国。协议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博弈?为何英国率先向美国妥协?这场交易将如何影响两国?
唐纳德·约翰·特朗普1946年6月14日出生在纽约皇后区,家里做房地产生意,日子过得挺滋润。他爹弗雷德·特朗普是个房产大佬,母亲玛丽·安妮·麦克劳德从苏格兰移民过来。特朗普在五个孩子里排老四,从小就爱争个高低。他先在纽约军事学院念书,学得一身纪律,1964年进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1968年拿了个经济学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特朗普没闲着,直接钻进家族生意,接手了老爹的公司,叫伊丽莎白·特朗普父子公司。1971年,他把公司改名叫特朗普集团,开始大干一场。他把目光瞄准曼哈顿,搞了几个大项目,比如把破旧的康莫德酒店改成凯悦大酒店,还建了特朗普大厦,名字响当当。他的风格就是胆大,爱出风头,媒体也爱报道他。不过,生意场上也不是一帆风顺,90年代他在大西洋城搞的赌场接连破产,欠了一屁股债,名声也受了点影响。
尽管如此,特朗普靠着品牌授权和媒体曝光硬是挺了过来。他还涉足航空公司、牛排生意,甚至卖过伏特加,不过这些大多没啥起色。80年代到90年代,他成了名人,经常上电视,写书吹自己的成功。2004年,他主持真人秀《学徒》,一句“你被炒了”火遍全美,彻底从地产商变成家喻户晓的明星。
2015年,特朗普宣布以共和党身份竞选总统,口号是“让美国再次伟大”。他讲话直白,聊移民、贸易、就业,戳中了不少人的心。2016年,他爆冷击败希拉里·克林顿,当上美国第45任总统。上台后,他推“美国优先”,搞减税、放松监管、任命保守派法官。在贸易上,他退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把《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改成《美墨加协定》,还对中国商品加关税,掀起贸易战。他的目标是保护美国产业,但也让国际关系有点紧张。
特朗普的四年任期争议不断。2019年,他因乌克兰事件被弹劾,2021年因国会骚乱又被弹劾一次,不过参议院都没定罪。2020年,他输给乔·拜登,拒绝承认结果,还闹出不少风波。2024年,他卷土重来,靠着经济和移民的强硬立场再次当选,2025年1月开始第二任期。
新任期刚开始,特朗普就急着兑现竞选承诺,特别是在贸易上。他想通过双边协议让美国占上风,英国就成了第一个目标。2025年5月,这份协议的签署成了他上台后的一大亮点。
英国2020年脱欧后,日子不好过。2024年,对欧盟出口掉了19%,汽车出口尤其靠美国,占了18%。英国急着找新贸易伙伴,美国作为第三大贸易伙伴,自然是重点。特朗普这边呢,刚上台100多天,啥大事都没干成,急需一份协议提振士气。
谈判2025年初就开了,由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和英国国际贸易大臣丽兹·特拉斯牵头。双方争得最凶的是英国2020年搞的2%数字服务税,针对谷歌、亚马逊这些美国科技巨头。美国觉得这税不公平,威胁要报复。英国则想让美国把钢铝关税从25%降下来,这关税让他们的出口商很受伤。还有,美国想把激素牛肉和氯洗鸡卖到英国,这在欧盟法规下是禁的,英国得改标准。
经过五轮谈判,双方妥协了。英国同意取消数字服务税,让美国科技公司松口气。美国则把26.3万吨钢铝产品的关税降到12%,这数量是英国去年对美出口的一半。英国还开放了7.8万吨美国激素牛肉和氯洗鸡的免税配额,相当于每个英国人每年得面对1.2公斤的争议食品。
2025年5月9日,协议在白宫签了。特朗普挥着笔,笑得挺开心,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递了封查尔斯三世的信,想让场面体面点,但谁都看得出英国让步多。特朗普说这协议是“美国工人的胜利”,斯塔默则说对英国经济有潜力。
市场反应很直接。英镑先涨后跌,投资者对细节有点拿不准。英国农民和消费者团体不干了,担心食品质量下滑。议会里,反对党骂斯塔默卖国,斯塔默辩解说协议给出口商开了新门路,还会加强食品标签保护消费者。
美国这边,协议算是个政绩,但有些行业觉得不够。汽车制造商抱怨没解决英国的非关税壁垒,农业团体倒是挺高兴能卖肉到英国。这协议成了特朗普贸易策略的试金石,也让英国在脱欧后的全球定位有了新方向。
协议签完,双方赶紧落实。英国取消了数字服务税,美国科技公司少交了不少钱。钢铝出口商开始用新配额,但超额部分还得交高关税,收益没想象中大。美国肉类产品进了英国,超市里多了“美国进口”的牛肉和鸡肉,可消费者不太买账,很多人担心安全问题,销量上不去。
伦敦街头抗议不断,农民举着“拒绝氯洗鸡”的牌子,唐宁街外堆满了鸡蛋壳。消费者团体警告食品标准可能下降,政府搞宣传说进口肉安全,还加了透明标签,但没啥用。2025年底,议会吵翻了,反对党要求重审协议条款。
美国这边,特朗普把协议当模板,想跟日本、印度、欧盟再谈类似的。可其他国家看英国让步太多,都犹豫了,谈判没啥进展。全球贸易格局有点变,欧盟担心英国让美国产品进来,会通过英国流进欧盟,搞乱市场。
经济数据慢慢出来了。英国对美钢铝出口略涨,但农业部门被美国廉价进口挤得难受。美国农民多了新市场,但英国人挑剔,销量不如预期。2026年,协议条款小调了一下,加了些非关税措施,安抚英国国内的不满。
对特朗普来说,这协议是他第二任期的一大亮点。他常在集会上提,说这是“美国优先”的胜利。可其他大协议没谈成,贸易议程慢慢被别的事盖过去了。
英国这边更复杂。斯塔默政府想平衡国内压力和国际承诺,但协议的争议没停。历史学家说,190年前,英国用炮舰打开别国市场;现在,它在经济压力下向美国敞开大门。唐宁街的“全球英国”计划被束之高阁,成了昔日帝国的缩影。
协议的长远影响还得看未来。它拉近了美英经济联系,但也暴露了贸易中的不平等。全球贸易的路,估计还得在这种博弈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