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对于现在的很多普通老百姓来说,最难遇到的不是天上掉馅饼这样的好事,而是你的正常出行遇到了他人的“碰瓷”,一下子就从贫下中农变成了赤贫的身份了。这样的段子可以说是比比皆是,而且还有越演越烈之势,给了很多老年人走捷径和致富的机会。
我们经常遇到的“碰瓷”行为,有在人行道上开车,被老人故意撞上来的新闻,有老人故意躺在车轮下面要求的,也有老人组团碰瓷婚车的行为。但是,你绝对想不到一个人正常走路,也会遇到老人突然转身,然后当场摔倒要求索赔十几万的戏码。
我是“老虎观社会”,和你一起追踪社会热点,感受百姓生活,解读人间百态。




近日,发生在山东青岛市李沧区某小区门口的一起案子,本来是一起普通的走路转身撞人的民事案子,没想到经过法院当作案例上传到网上之后,没想到该调解律师韩某某一下子就成了大网红。按照他的说法就是,行人与行人不保持安全距离,有可能会赔得倾家荡产。
案件的表述是:60多岁的大妈刘女士边走路边打电话,突然一个180度的转身,与身后正常行走的王先生发生撞击,导致刘女士骨折10级伤残,双方协商未果,对薄公堂,法院认为刘女士负七成责任,而王先生负三成责任,最终赔偿刘女士七万元了事。




而对于律师说的王先生走路未保持安全距离这一说法,本来就是一个没有明确说法的法律问题,到底行人走路需要保持一米两米还是半米,显然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青岛的韩律师为何把一个非法律问题的说法,认定为法律上王先生是过错方呢?
很显然法院认为刘女士受伤了,所以王先生就必须承担一部分责任,何况还是10级伤残,找不到其他的责任人了,只能找这个与刘女士相撞的王先生来承担责任了。像这种谁受伤谁有理,谁闹事谁有理的判决,引来了网上很多网友的调侃。




此新闻一出立马就成了网络热梗,有网友专门制作了一张都青岛出行,需要人人举着后视镜的图片以此来调侃韩先生判决的这起行人撞击案件。如果说“行人应该保持安全距离”这样的说法能够成立,那么法律是不是应该规定人与人之间出行,应该有具体的行距呢?
更可笑的是一些年轻人更是组成了社团,纷纷拖着行李箱,背后挂着“保持行距,追尾7万”的标志,行李箱上写着“我要去青岛”,这一场奔赴可不是什么旅游所带来的热度,而是一起普通案件的不公,造成的全民网友们的调侃和讨伐。




为了对该起事件的律师韩某某进行抗议,还有人在背后贴了纸板写着“保持安全距离,回头7个万”的字样。这与其说是行为艺术,倒不如说是全民的一起对法律判决不公的抗议。用广东一名网友的话来说;“行人正常行走,她突然转身也没有打转向灯啊?这律师说的安全距离有依据吗?”
如果法律上没有安全距离这一说法,那么该律师的判决证词就是无效的,就跟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案件一样,不能让律师一句“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扶”,势必会换来人心的不古,从而导致社会文明退化到几十年前,变成人人冷漠的冷血动物。




更可笑的是网友都把该起案件变成了顺口溜,可谓是对韩法官调解案件公平性的质疑和调侃:“青岛不倒我不倒,以后养老来青岛。从此不用买社保,老了你就来青岛。一步一回头,城里买栋楼。独生子女不用愁,带着四老青岛游。从此人生开了挂,又买车来又买楼。”
当然,在该新闻在网络掀起热议之后,法院作出回应称:关于“安全距离”表述不当造成误导,案例中提到的“突然转身往后走”与事实不符。并公布了案件原视频,是一名女士跟一名老太太走路撞击。但不管怎么说案例是法院账号撰写和发布的,现在想实事求是也挽回不了被网友被“误导”的口碑了。
大家对于这起行人走路相撞,导致受害者骨折后赔偿七万的案件有什么想说的?你认为以后会有更多老人以走路撞击故意碰瓷的一幕出现吗?欢迎跟帖留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