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一个小男孩坐在地板上,全神贯注地折叠一张纸。完成后,纵身将飞机抛向空中,看着它优雅地滑翔穿过房间。”

童年时期的梦想,就像那纸飞机一样轻盈、充满希望,也承载着我们对世界的无限遐想和探索欲望。

当我们站在 35 岁的十字路口,童年的梦想可能已经随着成长而改变。回望来时的路,那些折过的纸飞机、写过的日记、看过的星空,都成为了我们人生路上的重要指引。

而对于许多科学家来说,童年的梦想成为了开启科学之门的钥匙,激励着他们继续在未知世界里探索和发现。



“钱学森号”纸飞机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钱学森,1911 年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父亲的引导下,钱学森从小就对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尤其对机械和飞行好奇,他叠的纸飞机也因飞得又稳又远而“声名远扬”。

钱学森的同学张维曾回忆,钱学森叠飞机叠得非常精细,机身严格对称,折痕又光又平。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副团长石磊在走进府学胡同小学开讲“开学第一课”时也曾解密为什么钱学森的纸飞机飞得更远,原来小时候的钱学森就发现“纸飞机头太轻会承受不住气流的压力,太重又会向下栽“,掌握了这个原理后,每次比赛时他都悄悄在机头放一个铅笔芯,让它能够被气流托着滑翔很远。

这种对飞行器表现出的极大兴趣和迷恋,也为钱学森日后投身航空事业埋下了伏笔。

1936 年,钱学森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冯·卡门。在加州理工期间,钱学森展现出非凡的科学才能,1939 年获得博士学位,并成为加州理工学院的一名航空学科学家。


从左到右:普朗特,钱学森,冯·卡门(来源:wikipedia)

同年 9 月,钱学森的论文 Two-Dimensional Subsonic Flow of Compressible Fluids 发表在《航空科学期刊》上,这是一篇注定要成为经典的论文,在之后几十年的时间里,世界各地的工程师们都借助于这个公式设计高速飞机。

发表《航空科学期刊》论文那一年,钱学森 28 岁。



“将来有一天我要拿诺贝尔奖”

作为最早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科学家之一杨振宁儿时便对科学有着执着的追求。

1934 年,12 岁的杨振宁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一本名为《神秘的宇宙》的书,书中奇妙的宇宙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深深吸引了他。回家后,他对父母说:“将来有一天我要拿诺贝尔奖”

1945 年,杨振宁获得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年仅 23 岁。随后,他前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开始了他的研究生涯。1956 年 10 月,杨振宁和李政道正式发表论文《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守恒质疑》。


(来源:国家博物馆)

1957 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因宇称不守恒理论的贡献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从论文发表到以这一理论成果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仅历时 13 个月,也创下诺贝尔奖颁奖史上获奖最快纪录。

获诺奖的那一年,杨振宁 35 岁。



作文只考 40 分的农村娃

量子信息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是一个地地道道从农村走出来的科学家。在母亲眼里,潘建伟从小就是个 “捣蛋鬼”,小男孩爱干的事儿一件不落,“建伟小时候喜欢挖野菜、钓鱼、游泳,也是个爱玩的孩子。”

后来潘建伟到县城上初中,他才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学过英语。初中后才第一次写语文作文,结果班主任老师也只给了 40 分。

但是调皮捣蛋、对文科无感的潘建伟却展现出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尤其对物理学情有独钟。这种兴趣与热爱,或许是天分,也或许是某种执着。尤其是高中期间,受到东阳中学校友——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科技报国事迹的感召,潘建伟明确了自己对物理的兴趣和科技报国志向:“成为科学家,用科学为国家做点事情。”

1987 年,17 岁的潘建伟考入中国科大近代物理系。1996 年,潘建伟赴奥地利留学,后来获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1997 年,潘建伟参与的研究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年度全球十大科技进展”,被《自然》评为“百年物理学 21 篇经典论文”之一。


(来源:Nature 官网)

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十大进展那一年,潘建伟 27 岁。



把寒假时间都用来读书

2025 年 1 月,著名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颜宁教授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童年时的寒假经历和梦想:

“印象里我大把寒假时间都是用来读书的。也不记得啥时候学了那么多字,反正一路从《郑渊洁童话》《滇池传说》《希腊神话》......一直读到《八仙得道》《镜花缘》《封神榜》《三侠五义》《七侠五义》《笑傲江湖》、‘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古龙全集......五年级第一次读了竖排繁体版的《江湖三女侠》,实在有点累,从此不再读梁羽生;六年级读了厚厚一本繁体版的《西游记》,从此认繁体字不在话下......除此之外,也就是春节的记忆了。所以,我的理想一直是成为作家来着,还是很有出处的。”

虽然颜宁最终没有走上作家的道路,但书中各种神奇的故事充实了颜宁的童年,激发了她心中的好奇心。

1996 年,颜宁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2000 年获学士学位,同年 9 月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学习,2004 年 12 月获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

攻读博士期间,颜宁获得 2005 年由Science杂志和 GEHealthcare 评选的“青年科学家奖(北美地区)”。该奖项专门用来奖励每年最优秀的生命科学博士毕业论文,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只有 5 人入选。


(来源:清华大学官网)

2007 年,颜宁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成为“清华最年轻教授”。在清华大学任教十年,她的科研成果两次入选《科学》评出的年度十大进展,本人还因在蛋白质结构方面的突出贡献而入选《自然》杂志评出的“中国科学之星”。

成为清华教授那一年,颜宁 30 岁。



35 岁之前的故事,仍在继续

钱学森、杨振宁、潘建伟和颜宁的故事,在今天中国一批新的年轻科学家身上,仍在继续上演。

在皖西北的农村长大的朱军,于 2005 年进入清华大学,并于 2009 年博士毕业。2011 年,当时正在全球人工智能科研重点学术机构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的朱军,在其博士导师清华大学张钹教授的邀请下,回到清华大学任教。

朱军于 2013 年加入国家重点研究计划(973 计划)担任课题负责人,中科院院士、973 计划首席科学家徐宗本这样形容朱军:“他可能是国家 973 整体计划中最年轻的一位课题负责人。

2017 年,作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的朱军,因取得多项贝叶斯研究成果,跳脱过去 250 多年历史的经典贝叶斯“非先验即似然”框架,并将 20 多年来相互分离的两大方向——最大间隔学习和贝叶斯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而入选2017 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中国区榜单

这一年,朱军 34 岁。



1991 年出生于杭州的陈子博,从小梦想当宇航员,飞往无垠的星空。17 岁那年,他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读本科。2013 年至 2018 年在华盛顿大学 David Baker(2024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和 Frank DiMaio 实验室学习,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2019 年,还是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后研究员的陈子博,凭借其在蛋白质设计和合成生物学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入选2019 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中国区榜单

这一年,陈子博 28 岁。


(来源:西湖大学)

在 2012 年去麻省理工学院之前,马健的人生规划还是继续钻研学术成为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不过,他对于涉猎不同领域有强烈的兴趣。麻省理工学院浓厚的创业氛围让他有了新的想法。

2014 年,博士后还未出站的马健于麻省理工学院校园创立了晶泰科技(XtalPi)。十年后,作为 AI 制药第一股,晶泰科技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2019 年,作为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 CEO马健在人工智能药物研发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助其荣登2019 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中国区榜单

这一年,马健 35 岁。



作为一名 90 后,2015 年,25 岁的万蕊雪发表了两篇Science论文——《3.6 埃的酵母剪接体结构》和《前体信使 RNA 剪接的结构基础》,这是世界上首次报道剪接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她的研究成果代表着人类在深入理解生命过程和本质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是在生命科学基础原理研究领域的一次显著突破。

2020 年,作为西湖大学西湖学者,万蕊雪因对剪接体分子机器的高分辨率结构解析而入选2020 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中国区榜单

这一年,万蕊雪 30 岁。





寻找或将改变世界的 35 位中国青年

从实验室里最新的技术研发成果,到各前沿领域的科技创业者们所取得的里程碑式进展,青年科技人才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 榜单落地中国以来,一直致力于评选出被认为最有才华、最具创新精神,以及最有可能改变世界的 35 位年轻技术创新者或企业家。

七年时间我们有幸见证了数百位中国青年科技人才崭露头角,他们不仅在科研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更在技术落地、社会责任、产学研融合、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表现出色,站在第 8 年的节点,我们将聚焦“中国青年人才”和“中国叙事”。当莫比乌斯环的拓扑学奇迹遇上中国创新的现实叙事,这群青年科学家将证明:真正的科技革命,从不需要起点或终点,它只相信每一段“曲面”都能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新平面。

而TR35们,正是那个永远在寻找下一个“曲率突变点”的观察者与记录者。

5 月 23 日-24 日,新一届 TR35 中国区入选者名单将在上海闵行·大零号湾隆重发布,诚邀您与我们共同见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