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又有两家公立医院重组合并。
4月25日上午,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召开干部会议,宣布市卫生健康委党组关于医院班子成员任免的决定。
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洛阳职业技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均系中原地区有名的“百年老院”、三级医院。为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实现均衡发展,满足全市尤其是东部城区人民群众就医需求,洛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将两家医院进行整合,重新组建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加挂洛阳职业技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院牌子,使两家“百年老院”焕发青春活力,守好健康洛阳的东大门。
整合后,新的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将拥有1200余张床位、1900余名职工,整体规模明显提升。
两院历史底蕴深厚
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历史底蕴深厚。
前者始建于1910年,历经岁月变迁,从最初的架构逐步发展,在 1955年被洛阳市政府接收合并,1965年正式定名为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合并前,它拥有编制床位610张,948位在职职工,年门诊量达 41.5 万人次,年业务收入 3.3 亿元 。
后者创建于 1915 年,前身为洛阳铁路中心医院,2005 年移交洛阳市政府管理后更名,2019年加挂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牌子,眼科等专业特色鲜明。
此次合并并非偶然,而是洛阳市医疗资源规划布局调整的关键举措。
当地政协委员曾指出,洛阳市存在优质医疗资源布局不均衡的问题。主城区虽有 12 家三级医院,其中三甲医院达 7 家,但老城区缺少三级综合医院,瀍河区三级医院规模较小,洛龙区东部区域医疗资源存在缺口。而这两家医院均位于瀍河区,2020 年洛阳市发布的相关意见就提出推动它们创建 “三甲” 医院。
公立医院合并渐成趋势
此次两家医院的合并,顺应全国公立医院重组趋势,如2023年宁波两家三甲医院整合、2024年宜兴组建医疗集团。此举旨在整合资源、应对大医院患者虹吸,但效果有待验证。小城市医院长期依赖本地需求,但受人口外流和医保压力冲击,单体医院竞争力不足,因此合并重组成为“抱团取暖”的可行选择之一。
然而,医院的强弱合并或增加管理负担,强强联合则存在资源重叠的情况。湖州医疗集团通过分工协作提升服务能力,表明合理整合可行,但其长期成效需时间验证。洛阳此次合并若能借鉴湖州经验,优化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或为中小城市医院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洛阳市曾以医改闻名全国。2010年,洛阳市被确定为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在医院产权改革上有过大胆尝试,“东宿迁、西洛阳”一度在业内广为人知。
彼时,洛阳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是重点之一,14家市属公立医院由政府办公立医院改为民办非营利性医院。但从2017年开始,洛阳市逐步推动将这些改制医院重新回归公立医院序列,恢复其公益属性。
对于此次重组合并一事,医院相关领导在会上表示,两院整合将有助于打破院区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进行学科建设顶层设计,推动人才联合培养、技术共享和诊疗差异化发展,发挥出优势叠加的“硬实力”,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
来 源 / 医院官网、楚才圈、粤卫人才
2025年卫生资格考试已进入备考季!华医题库更新速度快、视频 / 刷题 / 模拟试卷等功能全、每日可免费刷题练习,点击卡片,开启复习之旅~
(其它学习途径:打开掌上华医→点击“医护助考”)
*此处为课程推广广告
点击上方卡片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