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教育是非常残酷的,尽管我们看到,各地的高考升学率每年都在提升,但真正能考上名校的孩子其实没几个,尤其是农村的孩子。
现在农村的出生率也在快速下降,再加上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导致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学校也越来越少,很多农村几乎都没有学校了。这种情况下,农村孩子还有未来吗?
第一:农村学校越来越少,教育质量也越来越差。
农村学校学生少,教育质量是不是就会提高呢?事实上正好相反,农村学校学生越少,教学质量越差。原因也很简单,优质的生源都走了,留下的都是因为各种原因走不了的。
农村学校没有优质的生源,导致教育质量越来越差;教育质量越来越差,导致留不住优质的生源,最后就形成了恶性循环。现在的农村学校,大多数教学质量都不堪入目。我们这里全县统考,有一所乡村学校五年级的数学平均分只有不到60分,而全县第一名的学校平均分是93分,差了整整33分。
农村孩子享受不到优质的教育,又怎么可能靠读书改变命运呢?
第二:大量的农村孩子连高中都考不上,更别说大学了。
七八十年代,却还是有很多农村孩子靠读书改变了命运,从农村走向了城市,彻底跳出了农门,但是今天,真的是太难了。
现在的农村乡中,每年能考上高中的学生寥寥无几,不说重点高中了,普通高中都很少。大多数农村孩子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有幸考上高中,最终能考上大学的,基本也是二本和三本,考上985、211的学生很少,北大清华就更别提了,很多小县城多少年一个也没有。
很多人说上大学没用,出来也是打工的,但对于农村孩子来讲,除了读书还能靠什么改变命运呢?
第三:手机废掉了大部分农村孩子。
现在的农村孩子怎么废掉的,其实就是手机。
农村孩子的家长几乎都很溺爱孩子,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或者说根本不懂怎么教育孩子。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哄孩子的方式就是给孩子一部手机,时间长了,孩子们都玩手机上瘾了。只要玩手机上瘾,这个孩子基本就废掉了,再也挽救不了了。
另外农村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从小就没养成什么好习惯,几乎都是坏习惯,这种生活环境对未来孩子的学习影响也是很大的,导致他们也养不成什么好的学习习惯,成绩自然也不怎么样。
农村孩子想改变命运会越来越难,几乎看不到什么希望!
首先父母没什么认知,不能教给孩子什么人生哲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其次,父母对孩子也没什么托举行为。很多父母穷其一生给孩子也买不起一套房一辆车,在孩子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什么也帮不上。最关键的是,很多父母还会拖累孩子,他们没有社保、医保,需要孩子们去养老,花费巨大的精力和财力。
未来农村孩子会越来越难,想改变命运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以及产业升级的转移,农村孩子未来的就业将成为一个大问题,他们没有学历文化,没有知识技能,靠什么生存和发展呢?
大家对此怎么看?也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