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一过气温明显升高,但不少人却感觉身体越来越沉重。

空调房里待久了手脚发凉,冷饮吃多了肚子胀闷,早起刷牙恶心反胃,每天都觉得很累,提不起精神。

这些都在提示:夏季湿气正在侵袭脾胃。

今天,邀请到广州公立三甲医院,脾胃专家李常青,教大家用厨房常见的生姜,搭配不同药材,轻松应对夏季湿气问题。



生姜作为药食同源的食材,夏天用对了就是祛湿法宝。

它特有的辛温性质能温暖脾胃,驱散体内滞留的湿寒气。尤其适合喝凉水易腹泻、食欲减退、舌苔白厚的人群。

每天含两片糖醋姜,或者煮点姜枣茶喝,能让肠胃暖起来,消化功能也会逐渐恢复。

不过单用生姜祛湿还不够,关键要看湿气藏在身体哪个部位。

如果湿气集中在腹部,出现饭后胀气、大便黏腻沾马桶,建议搭配炒白术。

取生姜5片、炒白术10克,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煮20分钟代茶饮。炒白术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把堵在肠道的湿浊垃圾清理出去。



当湿气上行引发胸闷痰多、头昏脑胀时,可选用茯苓配伍。

取生姜6片、茯苓15克煮水饮用。茯苓擅长调节水液代谢,配合生姜温化作用,能促进湿气从尿液排出。

连续饮用三天,多数人会感觉头部清爽、呼吸顺畅。



真实门诊案例分享

门诊有一位32岁的李女士,长期熬夜加班、喜欢喝冷饮、冰奶茶。就诊时舌苔白腻如霜,自述身体困重像灌了铅,腹胀如鼓。

李常青主任辨证为脾虚湿困证,开方:干姜、炒白术,茯苓、炒薏仁,并严格忌口冷饮。

连服七天后舌苔变薄,腹胀减轻。现改用生姜陈皮茶日常调理,脾胃功能明显改善。



夏季祛湿重点在于恢复脾胃运化能力。生姜根据不同症状配伍药材,既能增强脾胃热能,又可针对性排出湿浊。

如果你也有脾虚湿重困扰,不妨试试用生姜调理。但需注意:湿热体质者生姜用量减半,阴虚火旺者建议改用生姜皮。

立夏后阳气升发,正是调理脾胃、清除湿浊的关键期,此时干预能为整个夏季健康打好基础。

最后提醒:食疗方仅作日常辅助调理,不能代替治疗。若症状反复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治疗,切勿私自用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