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水果界的“贵族”非宁海白枇杷莫属。 批发市场里,3斤装的白枇杷筐标价160元。
露天种植的果子还挂在树上就遭了倒春寒。
大棚里的“白荔枝”品种甜度飙到15度以上。 30克以下的果子在大棚里根本找不着。
温岭产区的批发价已经跌到60元一筐。
福建枇杷靠着10元一斤的低价疯狂走量。 宁波市场一周卖出223万元枇杷。
盒马上一盒300克的宁海白要价29.9元。
露天枇杷比大棚货晚上市整整10天。 果农老陈说冻伤的果子长得像鹌鹑蛋。
“白荔枝”品种的果肉能透出雪亮的光。 批发商偷偷把福建货掺进宁海筐里卖。
电商平台把云南枇杷包装成“高山特供”。 有个摊位一天能卖掉2000斤温岭货。 冷库里的存货开始泛出可疑的褐色。
消费者抱怨50元一斤的果子带酸头。 农技站记录显示今年坐果率降了三成。 大棚种植成本每亩要多掏8000块。
露天种植户蹲在地头抽了整包烟。 超市促销员把裂口的果子切块试吃。 快递员摔烂的枇杷箱渗出蜜黄色汁水。
有个老板囤了三百筐等着母亲节涨价。 水果贩子说“宁海白”三个字就值20元。 真正懂行的专挑果柄带绒毛的买。
农科院专家说糖度超13度就算极品。 那些说“一口爆汁”的测评可能收了钱。 有个直播间把枇杷树夸成摇钱树。
其实种过的人都知道虫害有多难搞。 去年霜冻让三分之一的果园绝收。
现在你明白为啥好枇杷比猪肉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