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字关注及时接收通知
信息来源:魅力芦山
芦山信科编辑制作芦山新鲜事生活事有趣事就关注芦山信科
五月初夏,芦山县各个黄柏种植基地也相继迎来黄柏采收季,处处皆是繁忙景象。
这是近年来芦山县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以黄柏、马蓝等为主的中药材,促进生态价值转换,释放乡村振兴经济动能的探索实践。
黄柏是一种落叶乔木,属于木兰科、黄柏属。其树形笔直,树叶青翠,晒干后的树皮颜色金黄,被誉为“清热燥湿”良药,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走进大川镇小河村,面积约1.5万亩的黄柏已进入采收季。嫩绿的枝叶层层叠叠,在阵阵山风中将座座山坡“浸染”成一片流动的绿海。
小河村位于大川镇东北部,平均海拔约1500米,全村95%面积为土壤肥沃的林地,为中药材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中药材种植时间已有五十余年。
小河村村支书李强介绍,目前采用的是“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流转群众闲置或撂荒坡地发展中药材种植,并吸纳群众就近就业增收。“目前,全村除了1.5万亩黄柏外,还种植有厚朴和多种草本药材2万余亩。”
为实现产业链延伸,小河村还通过专项资金扶持,建起了中药材粗加工厂,每年可加工中药材约300吨,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谈及小河村下一步的发展规划,李强说:“村里将继续采用‘木本套草本’模式(在黄柏、厚朴等木本药材林下种植草本药材),扩大种植面积约2千亩。”
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时,小河村还计划引进毛慈菇这种投产周期短、价值高、便于种植的中药材丰富种植结构,进一步提升中药材产业附加值。
与此同时,芦山益明药业标准化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正根据黄柏外表皮光滑度和厚度严格分选原料、去除杂质。此后,再根据表皮特征分流至人工刮皮、数控刨皮、机械剥皮三个操作面进行处理。
“黄柏粗加工生产周期,通常在每年4月初启动,预计至当年7月底结束。当前批次原料约3吨,加工后成品产量预计可达1吨,按现行市场价格估算,本批次收益约为13万元。”益明药业生产负责人高浩东介绍道。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黄柏的市场需求正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而配套的加工产业,也正向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高浩东表示,公司将进一步强化环保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托技术创新不断提升黄柏附加值,并不断延伸其精加工产业链。“当前,一个聚焦市场多元化需求的精加工项目正在建设中,待建成后,将为公司的可持续高质量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芦山县以市委提出的“共建川藏中药材产业协作基地”为契机,致力在种植、加工、贸易、医养、药旅等方面全链、全面发力,全力构建现代中药种植加工及大健康产业链。
通过引进优质种苗、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等举措,芦山县的中药材产业正不断扩大,截至目前,种植面积已达7万亩,有效促进了农村群众就近就业和可持续增收。
请关注@雅安李小编视频号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即可进入》》雅安约车
点点在看,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