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阅读之前,麻烦您先点个“关注”。这样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让您体验到更深层次的参与感,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美国的贸易争端已经持续了一个月,虽然美国人显得有些焦虑,但特朗普却表示无需担心,一切尽在掌控。

尽管不清楚特朗普的信心从何而来,但许多美国企业确实已经开始感到不安。



不过,当5月5日另一则消息传来时,无论是华尔街还是白宫,都再也坐不住了!

因为这次出问题的商品竟然是石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特朗普的石油战略

还记得前些年有网友调侃说,哪里有石油,哪里就会出现美军的身影。

甚至还有不少关于美国“偷油”的搞笑段子。

虽然这些段子是玩笑话,但它们确实来源于现实生活。

对于石油,美国确实是不遗余力地追求。

对此,叙利亚人曾感慨:特朗普是他们见过最直白的美国总统,因为他直接明了地说要抢石油就去抢。



的确,无论特朗普有多少缺点,至少他在这一点上很坦诚,从不遮掩。

同样,这位直言快语的总统也不是毫无建树,特别是在推动美国石油产业发展方面,他表现得相当明智。

早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内,他就提出了让美国实现能源独立的目标,并取消了对本土能源产业的诸多限制,积极鼓励美国公司开采石油。



结果显而易见,在2018年,时隔多年后,美国再次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

到了2020年,美国更是成为了能源出口国。

而在2024年,美国仅石油出口规模就达到了1.51亿吨!一举成为可与沙特比肩的石油出口大国!

此外,天然气、煤炭等其他传统能源产业也在特朗普的领导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特朗普的这些举措确实为美国带来了不小的益处。

首先,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由于欧洲被迫中断了与俄罗斯的能源交易,不得不大幅增加从美国进口能源的数量。

2023年,欧洲每天平均要以高价从美国进口180万桶原油。



再加上因战争和能源短缺而迁往美国的大量欧洲企业,美国几乎赚得盆满钵满。

其次,由于美国不再需要从国外进口石油,伊朗用来制约美国的一张重要底牌也因此失效。

要知道,过去伊朗之所以敢强硬反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扼守着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石油运输的关键通道。



如果伊朗一时冲动封锁了海峡,整个西方世界都会面临石油短缺的困境。

但现在呢?

特朗普回应得很淡定:你想炸就炸吧,反正我已不需要从中东买石油。

甚至,如果中东因为某些原因导致石油减产或卖不出去,这对靠卖石油赚钱的美国来说可能还是一件好事。



至于其他西方国家的生死存亡,那完全不在特朗普的考虑范围之内。

但如果中东产油国们采取相反策略,他又该如何应对呢?



二,黑色星期一

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的道理大家都懂。

因此,一直以来,中东产油国与美国在控制石油产量以维持油价稳定方面是有共识的。

然而,特朗普的行为实在让人难以捉摸,或者说他真的把中东产油国当成了附庸。



在他刚上任的2017年,由于当时美国本土石油产量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特朗普便要求中东产油国增产石油,降低价格,并成功迫使他们答应每天增产100万桶。

到了2020年,当美国开始依靠出口石油盈利时,特朗普又以撤军相威胁,要求中东产油国减产石油以提升价格。



与此同时,特朗普却让美国企业肆意开采石油出售牟利,简直占尽了好处。

当时,面对特朗普的蛮横无理,这些中东产油国也毫无招架之力,只能忍气吞声。

好在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俄罗斯能源一度被赶出了西方国际市场,这才让中东产油国得到了些许补偿。



然而在2025年,随着特朗普再度回归政坛,情况又开始朝着糟糕的方向发展。

特朗普在就职当天就宣布了他的能源战略2.0目标:

“让美国在能源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特朗普宣布美国进入国家能源紧急状态,并成立了国家能源委员会。



除了折腾自己人之外,特朗普再次向中东产油国喊话,要求他们增加产量以降低石油价格,从而缓解美国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

对此,OPEC+在2025年2月的会议上决定维持现有原油产量政策不变,以确保国际石油价格的稳定。

然而,很快局势就发生了逆转。



因为就在5月5日,国际原油市场迎来了“黑色星期一”,布伦特原油价格跌破60美元/桶,美国WTI原油更是跌至57.82美元/桶。

大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美国页岩油全周期盈亏平衡点约为54—62美元/桶,而当前WTI价格已跌破58美元,再加上北美页岩油企业2025年到期债务达400亿美元,低油价下再融资能力几乎枯竭。



难怪美国华尔街惊呼,这是美国石油市场的黑色星期一。

同样,指望靠卖石油弥补赤字的特朗普也坐不住了。

要知道,在2024年,美国仅通过出口原油一项就在国际贸易中获得了高达1950亿美元的利润!



石油已经成为现在美国最为倚重的出口产品之一。

因此,石油价格的暴跌对特朗普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损失。

那么问题来了,这场突如其来的石油黑色星期一是怎么发生的呢?



三,你要增产?那就让你增产!

不用猜,能让国际石油市场在短时间内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除了中东产油国,恐怕没人能做到。

事实确实如此。

根据消息显示,此次令美国措手不及的石油暴跌源于5月3日举行的OPEC+紧急会议。



以沙特为首的八个石油生产国,在没有与美国协商的情况下,单方面宣布将在6月份增产41.1万桶/日,再加上他们此前宣布的5月份增产计划,也就是说在未来两个月内,他们将实现100万桶/日的增量。

而且不出意外的话,在6月初的会议上,他们或许还会进一步提高石油产量。



这下特朗普傻眼了。

他原本希望可以通过增加石油产量来降低价格,但按照中东产油国的增产速度,美国石油的利润将无法保障。

更尴尬的是,自从重返白宫以来,特朗普多次公开施压OPEC+,要求他们必须降低油价,并且在5月中旬他还打算亲自前往沙特商讨石油降价事宜。



现在好了,他不用担心石油价格了,因为价格已经接近底部,只是特朗普大概不会高兴。

根据4月26日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报告显示,目前美国的商业原油库存已经达到了4.61亿桶。

如果继续放任油价下跌,那将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啊?



可能有朋友会问,沙特这样做难道不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吗?

当然会。

但问题是,相比于背负沉重债务的美国,这些产油国的财政状况相对较好,还能承受得住。



毕竟,他们的国内并没有像美国那么多的史密斯专员。

再说,美国的刀已经架在他们脖子上了,还能只想着赚钱吗?



结语:

特朗普自以为只要坐在白宫发号施令就能实现预期目标。

殊不知,他随随便便想出来的妙计一旦付诸实施,反而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比如刚刚结束的马斯克百日改革,又比如他求之不得的石油增产计划。



文章信息来源:

参考信息网:访中东前,特朗普称将发布“非常重大”声明



新浪网:再度施压油价 特朗普喊话OPEC“油价必须降”



国际金融报:突发暴跌!沙特增产引爆“暗战”,华尔街警告石油已“过剩”



搜狐网:全球油市再起波澜:八国超预期增产背后的博弈逻辑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