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报道,美东时间周四,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纳指涨1.52%,标普500指数涨0.63%,道指涨0.21%。其中,标普500指数、道指均录得日线八连涨。热门中概股涨跌不一,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0.21%。瑞幸咖啡涨超4%,霸王茶姬涨逾3%,金山云、万国数据涨超2%,富途控股、贝壳等涨超1%,阿里巴巴、京东、携程网、理想汽车等小幅上涨。周四德法意西等多数欧洲国家因劳动节休市,英国富时100指数收涨0.02%,勉强连涨14个交易日。
伊朗和俄罗斯一样,非常依赖能源的出口,不过伊朗在出口石油的同时,还要从国外进口天然气,因为伊朗天然气的储量不多,最近伊朗就有跟俄罗斯签署协议,要从伊朗进口大量的天然气,并且是通过管路的方式,从而解决伊朗燃料不足的问题。俄罗斯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在美国制裁俄罗斯的时候,俄罗斯可以通过伊朗来拓展销路,从而获得了更多的收益。原本欧盟从俄罗斯大量购买天然气,由于俄乌冲突的爆发,欧盟已经从美国购买天然气,为此让俄罗斯损失不小,也是因为欧盟对于俄罗斯的制裁,俄罗斯已经在开拓其余的市场。
伊朗石油(资料图)
此前,特朗普曾致信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敦促伊朗就放弃开发核武器与美国谈判。特朗普威胁,如果两个月内,伊朗拒绝核谈判,就将采取“军事行动”。但伊朗的回应很简单,绝不会接受“霸凌”的谈判。伊朗并且明确,如果美国敢轰炸伊朗,就对美国军事基地进行报复。伊朗毕竟是伊朗,伊朗不是吓大的。
在这场博弈中,中国的位置同样关键,作为全球主要的能源消费国,伊朗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原油供应来源之一。去年,中国从伊朗进口了大量原油,占总进口量的比重不容忽视,更为重要的是,中伊之间的部分石油交易采用了人民币结算。这一点尤其触动美国的神经,因为它直接挑战了美元在全球石油贸易中的主导地位。美国此次挥舞“二级制裁”大棒,不仅针对伊朗本身,也意在威慑像中国这样的第三方买家,压力自然也传导到了中国这边。
特朗普(资料图)
当美国叫嚣“谁敢买伊朗石油就踢出美元体系”时,中国默默干了两件事:1.用人民币买油:中伊石油交易30%以上绕过美元,甚至用“石油换投资”模式规避审查。2.建独立支付系统:中国与中东、俄罗斯的能源交易,正加速去美元化,甚至撬动数字货币试验。这不仅是经济博弈,更是规则制定权的争夺。美国制裁越疯狂,越逼得全球加速“去美元化”——2024年美元储备占比已跌至58%,创30年新低。
当前的全球格局早已不是美国说了算。中俄深化能源合作,西亚国家逐步推动去美元化,沙特等国也开始多元化出口对象,全球石油市场正在从美元垄断逐步走向多极竞争,美国若继续依赖霸权手段,反而会加快自身边缘化。说白了,当前中美在伊朗问题上的对峙,本质是国际秩序主导权的较量,美国的“长臂管辖”暴露出其霸权逻辑的局限性——既无法迫使中国屈服,也难以获得广泛国际支持,而中国的应对策略体现了大国定力:既不主动升级冲突,又坚决捍卫核心利益。
贸易(资料图)
然而,对长期的贸易对峙局面,特朗普实际上没有信心,他很快通过美国总统特使格雷内尔发声,喊话中方进行谈判。对此,中方并未松口,而是回应了特朗普一句话“解铃还须系铃人”。显而易见,中方的态度非常明确,既然是特朗普挑起的贸易对峙,那么就要他自己通过正确的方法来解决。而且,部分产品的关税豁免是不够的,中方已经看穿了特朗普的真正意图。只有美国全面取消所谓的“对等关税”,中美关系才有重回正轨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