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历史学界普遍承认希特勒之所以执行蓝色方案,主要目标是夺取高加索的油田,很多人都知道石油对于德国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德国石油资源非常缺乏,但是很少人知道高加索油田对于苏联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在1941年巴库油田占到全苏联总产能的70%,格罗兹尼油田占到10%,迈科普占到10%,很不巧这三个油田都在高加索地区。所以一旦德军夺取了高加索的三座大油田,苏联自己也要面临缺油的窘迫情况了。



‬自己打不下来也不能让苏联舒舒服服的

对于希特勒来说,能拿下高加索的油田自然是最好的,如果拿不下,尽可能破坏油田设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1942年希特勒就已经意识到这场战争不好打了,美国人参战之后一切都改变了。美国的工业实力全世界有目共睹,一旦美国人完成工业转型,再加上苏联正在加班加点完成军工建设,双管齐下,苏联的坦克数量爆棚是完全可以在1942年初就预料到的。

在这种情况下高加索地区对于第三帝国就不是该不该打的问题了,而是什么时候能打,必须打的问题。就算不能让油田为自己所用,也要尽可能切断苏联的石油来源,不让苏联获取到足够的石油资源。毕竟1942年苏联的坦克产能就已经让德国很吃不消了。该年苏联的坦克产量达到两万多辆,而德国只有5000多辆,只有苏联的四分之一。

短时间德军还能通过战术和部队的高素质来弥补,时间一长量变引起质变之后再想要力挽狂澜就回天乏术了。所以希特勒才在1942年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急于发动蓝色方案,想要夺取苏联高加索油田,或者摧毁苏联油田。



‬油田被威胁对苏联来说也很难受

在1942年的蓝色行动中的沃罗涅日坦克大战中,苏军一共出动了1600多辆坦克,在当时苏军各坦克军中,主力坦克中T-34和T-70就已经对半分了,另外还有100多辆KV坦克,而霍特的第四装甲集团军只有461辆坦克,其中三号坦克还是主力,很多部队还在拿早期型号的短炮管三号坦克充数。虽然这场战役是以德军胜利告终,但这种胜利德军还能来几回呢?

但是如果德军真的拿下了高加索的油田,这样的胜利德军还是能来很多回的。在1942年苏军坦克部队的实力是:前线坦克总数为7350辆,其中西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和莫斯科方面军有3300辆,西南方面军、顿河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一共有1400辆,虽然数量确实不少,但是和后来的苏军坦克比起来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



1943年之后苏军坦克部队动不动就是三四千辆一起出击。1942年末苏军出动的坦克数量少主要是因为油田被干扰了,迈科普油田被德军占领(苏联人完全摧毁了该油田),巴库和格罗兹尼油田生产与运输受到严重干扰,让苏军空有坦克产能但没有足够的燃油发动它们。

在《巨人的碰撞》中格兰茨认为天王星行动开始的时候苏军实际出动坦克数量为894辆,而中部战区的火星行动出动数量就更少了,不到700辆坦克,天王星行动和火星行动可都是苏军重点支持的项目,可见迈科普油田被摧毁,格罗兹尼被逼近对苏联的影响还是不小的。



‬在1941年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的时候斯大林都没有彻底慌了神,还能够组织起红场阅兵,但是德军一旦打到了高加索门口就方阵大乱了。石油在二战中确实太重要了,可能除了美国这个油霸之外其他国家或多或少都缺乏石油,就算是苏联这个年产3000多万吨石油的国家,一旦丢失了高加索油田也要歇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