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洲西海岸的一只蝴蝶轻轻飞动翅膀,距离两千公里的太平洋深处就会发生一场海啸。“蝴蝶效应”用来形容一件小事所造成的巨大影响。历史上有很多“蝴蝶效应”的事件,比如二战中德国潜艇差一点击沉一所巡洋舰,结果这所巡洋舰上乘坐着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而历史上有一个很著名的“蝴蝶效应”,因为两个人有矛盾,一个人给了另一个人一记耳光,之后双方大打出手,谁也不会想到在十年后这记耳光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两个俄国将军大打出手
在1904年德国军官霍夫曼在沈阳火车站等车,他当时是德国派往东方的日俄战争观察员。很意外的撞见了一幕让他永生难忘的场面。连内肯普夫和萨姆索诺夫这两个高级军官在沈阳火车站内大打出手,场面非常火爆,周围的俄国军官拉都拉不开。
两人不顾体面对对方动手的主要原因是萨姆索诺夫在巷战中被日军围困,损失惨重,向隔壁的连内肯普夫紧急求援,但是连内肯普夫因为战局不明,觉得救援没有意义还会搭上自己,所以拒绝支援,结果是萨姆索诺夫在突围之后直接在火车站給了他一巴掌。本来这就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了,但没想到十一年后双方还能再续一段恩怨情仇。
十一年后一战爆发,俄军为了掌握战争主动权发动了坦能堡战役,此时战争局势对俄军非常有利,俄军参战部队有两个集团军,分别是精锐的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而德军只有一个集团军。但好巧不巧的是霍夫曼刚好在第八集团军担任作战处长,而连内肯普夫和萨姆索诺夫担任两个集团军的司令。
霍夫曼敏锐地意识到这两个集团军司令不和,于是制定了逐个击破的策略。第二集团军被诱敌深入,德军却断其后路,全力歼灭,连内肯普夫果然卖队友拒绝救援。俄第二集团军很快被歼灭,萨姆索诺夫自杀身亡,大胜的第八集团军转过头就开始对付俄第二集团军,俄军一溃千里,只有两万多人成功逃脱。
蝴蝶效应影响了无数人的命运
坦能堡战役是一战中非常经典的战役,在双方没有武器代差,双方人员没有太大差距的情况下德军以15万人对战俄军30万人,歼灭对方27万人,自身损失才一万多人,不可恢复性损失只有不到4000人,简直就是不可思议。“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在这里很好地体现了出来。
此战造成的后果还远远不止如此,俄军资历最老,对沙皇最忠诚的三个集团军,第一、二、八集团军一战损失了三分之二,由于损失了大量的老兵和军官,新组建的集团军不得不启用不可靠的新人。不久之后上任的第八集团军司令拒绝效忠于沙皇,引起了全军的大哗变,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中亲自在前线指挥的沙皇直接被抓了,事情一发不可收拾。
如果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被保留下来,尼古拉二世绝对不至于被自己的军队给抓了起来,甚至之后之前全家被枪毙了。而另一边,德军第八集团军司令兴登堡,参谋长鲁登道夫都因此战而受封元帅,霍夫曼本人则晋升为中将。(这对霍夫曼确实很不公平,他才是此战中出力最大的人)
鲁登道夫和兴登堡都在日后成为了希特勒上台的主要推手和贵人,而德国如果没有这一战的大胜,1914年的形式将会更加糟糕,甚至提前战败都很有可能。可以说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十年前在沈阳火车站的那记耳光。有时候历史就是这么荒诞和简单,没有太多的弯弯绕,没有太多的深层原因,一个小问题就是能引发一串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