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多方数据,第2次世界大战中前苏联1.83亿人口中军民共死亡4344.8万人,其中苏军阵亡2654.8人,平民死亡1,690万人。

这其中3,000万人口的乌克兰4大方面军共768万人,一度占比苏军总兵力的40%,是苏军的绝对主力,乌克兰军人在二战中共损失400万人,总人口损失超过了1,000万人。



当时,无论俄罗斯还是乌克兰亦或其他加盟共和国都在“苏联”大家庭中共同对轴心国作战。战争之初苏军仅5个方面军,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北、西北、西、西南和南方面军群,随着战争升级扩编为了17个方面军……其中,乌克兰以4个方面军的体数雄居榜首,其次是白俄(3个方面军),其它莫斯科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波罗的海方面军等都只有一个方面军。

整个苏军战斗序列中,无论数量还是战果乌军都是第一王牌,即便代表性的“柏林会战”也是由乌克兰第1方面军、乌克兰第2方面军与白俄第1方面军完成的。



但俄军也有第1,那就是德军中243个“东方营”70%是由投降的俄军组成。

乌军体量大,战斗力强,军中名将辈出,如铁木辛哥元帅、与朱可夫以及罗克索夫斯基并称苏军“三架马车”的科涅夫元帅以及马利诺夫斯基元帅等等。

苏军战斗序列中编制最大、突击力最强的是乌克兰第1方面军,总兵力83万人,高峰期112万,一个方面军拉出来就能灭掉一个中等国家。



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司令官最初是瓦图京大将,第2任司令官为朱可夫元帅,第3任司令官是科涅夫元帅……下辖80个步兵师、7个坦克军、3个机械化军、9个航空军又3个独立航空师、4个炮兵师、150个独立炮兵团和9个高炮师。

主要战绩:基辅会战、日托米尔~比尔基夫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舍甫琴科斯基战役、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茨战役、桑多梅日战役、柏林会战等。



乌克兰第2方面军司令官是马利诺夫斯基元帅。第2方面军的前身为苏联草原军区,总兵力71万人(长期维持),高峰期100万人。下辖第4、第5、第7集团军,诸兵种合成第32、第52、第53、第57集团军,近卫第5、第9、第27、第40、第46集团军,炮兵第7集团军、空军第5集团军、坦克第2、第6集团军,罗马尼亚第1、第4集团军、多瑙河舰队及附属部队。

主要战绩:库尔斯克会战、第聂伯河战役、乌克兰战役等……第二方面军从基辅一直打到柏林,相继解放了罗马尼亚、布达佩斯、维也纳、布拉格与柏林,是攻打柏林的中坚力量,被誉为“法西斯的盖棺者”。



乌克兰第3方面军最初为苏军西南方面军,司令官是铁木辛哥元帅,总兵力43万人,高峰时66万人,下辖43个步兵师,6个保加利亚师,两个坦克集团军,1个机械化集团军,一个骑兵军等。

主要战绩:基辅会战、乌克兰会战、哈尔科夫会战,解放保加利亚与南斯拉夫等。



乌克兰第4方面军司令官是托尔布欣元帅,第2任为叶缅廖科大将,前身为苏联南方军群,下辖近卫第1、第2、第3集团军、第5突击集团军、诸兵种合成第28、第38、第44、第51、第60集团军,空军第8集团军……

主要战绩:梅利托波尔战役、克里沃罗格战役、克里木战役、卡尔巴阡战役、布拉格战役、乌克兰战役等。特别是在乌克兰战役中乌军4个方面军220万人决战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176万大军,第4方面军表现突出,乌军最终取得了胜利。



以上数据无可争辩地告诉了我们谁才是真正的战斗民族!

在乌克兰4个方面军中,83%的将士为乌克兰人,14.6%为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与白俄人。其中乌克兰第1方面军、白俄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2方面军是苏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毫不夸张地说,若没有乌克兰军队、没有美国租借方案苏军根本就不是德军对手。

当时乌克兰3000万人口组成了768万军队,如今的乌克兰国内为3150万人口,仅88万军队,不少亲俄媒体却称乌克兰“没人了”,真是搞笑。

在乌克兰军方网站中,已更新个人数据的乌克兰男性有600多万,其中127万为18~40完全符合服役标准的男性,乌克兰需要“抓壮丁”吗?乌克兰并非缺乏兵源,是缺乏武装这些兵源的武器装备……



但如今,随着乌克兰军工产业爆炸式增长与西方援助,乌克兰与俄罗斯完全打得起持久战,俄罗斯人想击败乌克兰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