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庆威
冯建军盯着手机银行APP上的数字,眉头拧成了一个结。这个月的工资到账还没捂热,转眼就少了将近一半。房贷、车贷、水电费、物业费...这些固定支出已经让他喘不过气,更别提周敏上周刚报备的那个"小小科学家"夏令营——八千八,抵得上他大半个月工资了。
"老冯,你看小杰这次期中考试数学考了92分!"周敏举着试卷从儿童房走出来,脸上挂着掩不住的笑意,"他们班主任说可以考虑让他参加奥数班,对升学有帮助。"
冯建军放下手机,强挤出一个笑容:"是吗?那挺好。"他顿了顿,"不过奥数班费用不低吧?"
周敏脸上的笑容僵了一瞬:"钱的事你不用操心,我前夫说了,教育费用他出一半。"
冯建军在心里冷笑。周敏的前夫张强是个精明的生意人,嘴上说得好听,实际上每次转账都拖拖拉拉,最后大部分费用还是落在他这个"接盘侠"头上。
这是他们结婚的第三年。37岁的冯建军经人介绍认识了34岁的周敏时,她刚离婚一年,带着8岁的儿子小杰生活。当时介绍人说"女方条件不错,事业单位工作稳定,就带个男孩",冯建军想着自己年纪也不小了,找个知冷知热的人过日子就行。
现在回想起来,那句"就带个男孩"简直是个天大的笑话。
"对了,"周敏一边把试卷仔细收进文件夹一边说,"小杰的轮滑鞋小了,周末得带他去买双新的。还有英语辅导老师说要换教材,得再交一千二。"
冯建军揉了揉太阳穴:"上周不是刚交过钢琴课的费用吗?这个月开销有点大,轮滑鞋能不能先用旧的凑合一下?"
周敏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冯建军,你什么意思?小杰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鞋小了影响脚部发育你负责吗?"她的声音提高了八度,"当初结婚的时候你怎么说的?'会把小杰当亲生儿子对待',现在连双鞋都舍不得买?"
儿童房的门悄悄开了一条缝,小杰的眼睛在门缝后闪烁着。冯建军知道,这孩子又在偷听他们吵架了。
"我不是舍不得,"冯建军压低声音,"只是觉得有些开销可以适当控制一下。小杰现在有钢琴、英语、篮球三个课外班,再加上学校的功课,时间排得那么满,孩子也累啊。"
"你懂什么?"周敏冷笑,"现在哪个孩子不上辅导班?你以为我愿意天天接送?还不是为了孩子将来有出息!"她越说越激动,"我算是看明白了,不是亲生的就是不一样!"
这句话像一把刀插进冯建军心里。三年来,他自问对小杰不薄——生日礼物、周末游乐场、寒假旅游,哪次不是尽量满足?可小杰对他的态度始终不冷不热,背地里还管他叫"那个男的"。
晚上,冯建军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周敏背对着他,显然已经入睡。他轻轻拿起手机,查看银行卡余额:23786.52元。房贷马上要扣款,车险也快到期,而周敏似乎永远有新的支出计划。
他想起上周同学聚会,单身的王志刚喝多了拍着他肩膀说:"老冯,你真是条汉子,敢接盘带男孩的。我们单位老李,前年娶了个带闺女的,现在都快被榨干了。"当时他只当是醉话,现在想来字字诛心。
第二天是周六,冯建军本想睡个懒觉,却被客厅里的争吵声吵醒。
"我不要穿这个!丑死了!"小杰的声音尖锐刺耳。
"这是你冯叔叔特意给你买的,听话。"周敏的劝说显得软弱无力。
"他不是我爸!我爸说要给我买耐克最新款!"随着"砰"的一声响,什么东西被摔在了地上。
冯建军推开卧室门,看到自己上周给小杰买的新外套被扔在角落,小杰正踩着衣服发脾气。看到他出来,男孩挑衅般地又在外套上碾了几脚。
"小杰!"冯建军终于忍不住提高了声音,"你怎么能这样?"
"建军!"周敏立刻站到儿子前面,"你跟孩子较什么劲?他不喜欢那件衣服就不穿呗。"
冯建军深吸一口气:"这不是衣服的问题,是教养问题。他已经11岁了,应该学会尊重别人。"
"哟,现在开始嫌弃我们娘俩没教养了?"周敏冷笑,"有本事你自己生个有教养的啊!"
这句话彻底击垮了冯建军的理智。三年来积压的委屈、愤怒如决堤之水喷涌而出:"周敏!你摸着良心说,这三年来我对你们母子怎么样?小杰的吃穿用度哪样不是最好的?我连自己的烟都戒了就为了省下钱给他报班!可换来的是什么?是你儿子的白眼和你的理所当然!"
周敏愣住了,似乎没想到一向忍气吞声的冯建军会爆发。小杰趁机躲进了房间,重重关上门。
"好啊,终于说出心里话了是吧?"周敏回过神来,眼圈发红,"觉得我们母子拖累你了?当初是谁信誓旦旦说会视如己出的?现在装不下去了?"
"问题是我视如己出,你们把我当什么?提款机吗?"冯建军声音发抖,"你知道同事背后都叫我什么吗?'接盘侠'!"
客厅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周敏的眼泪无声滑落,但冯建军已经无暇顾及。他抓起车钥匙摔门而出,急需离开这个令人窒息的空间。
冯建军开车漫无目的地转了两个小时,最终停在了江边。初春的风还带着寒意,但比起家里的气氛,这里反而让他感到一丝轻松。
手机震动起来,是周敏发来的微信:"晚上回来吃饭吗?我做了你爱吃的红烧鱼。"
典型的周敏式和解——不道歉,不解决问题,只是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这三年来,每次争吵都以这种形式结束,然后一切照旧,直到下一次爆发。
冯建军没有回复。他坐在江边的长椅上,认真思考这段婚姻是否还有继续的必要。
晚上九点,冯建军回到家时,发现周敏和小杰都不在。餐桌上盖着已经凉透的红烧鱼,旁边放着一张字条:"带小杰回姥姥家住几天,都冷静一下。"
冯建军苦笑着把鱼倒进垃-圾桶。所谓的"冷静期"不过是周敏惯用的施压手段,她笃定不出三天他就会低头认错,然后生活继续。
但这次,冯建军不想再妥协了。
三天后,周敏带着小杰回来时,冯建军正在书房整理票据。过去72小时里,他仔细核对了这三年的家庭开支,结果触目惊心——小杰一个人的教育、娱乐支出占家庭总收入近40%,这还不包括日常吃穿用度。
"我们回来了。"周敏的语气轻松,仿佛只是出门逛了个街,"小杰,叫冯叔叔。"
男孩不情不愿地咕哝了一句什么,头也不回地钻进了自己房间。
周敏放下包,走到冯建军身边:"还在生气啊?"她试图用胳膊环住丈夫的肩膀,"我跟小杰谈过了,他答应以后会听话。"
冯建军轻轻躲开她的触碰:"周敏,我们需要谈谈。"
周敏的表情僵住了:"谈什么?"
"关于小杰的教育支出,我觉得有必要制定一个预算。"冯建军尽量保持语气平和,"还有,他已经11岁了,应该分担一些家务,比如整理自己房间、倒垃-圾之类。"
"冯建军!"周敏的声音立刻拔高了,"你让我儿子给你当佣人?"
"这不是当佣人,是培养责任感!"冯建军也提高了声音,"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早就帮着家里做饭了!"
"那是你们农村的教养方式!"周敏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失言,但为时已晚。
冯建军的脸色变得铁青:"所以,这就是你真实的想法?我们农村出身的人配不上你们城里人是吗?"
"我不是那个意思..."周敏慌乱地解释。
"够了。"冯建军抬手打断她,"我想我们都需要重新考虑这段关系。"
周敏的眼泪瞬间涌出:"你什么意思?要离婚?就因为我儿子多上了几个辅导班?冯建军,你还是不是男人?"
"问题从来不只是钱!"冯建军终于爆发,"是你永远把你儿子放在第一位,是我们之间永远隔着一个张强,是小杰永远把我当外人!三年了,我甚至连他的一句'叔叔'都很少听到!"
争吵声引来了小杰,男孩站在走廊上,冷眼旁观这场闹剧。
"你看什么看?回屋去!"周敏迁怒于儿子。
小杰撇撇嘴,不但没走,反而走进书房,当着冯建军的面拿起他珍藏的一台老式相机——那是冯建军父亲留给他的唯一遗物。
"放下!"冯建军厉声喝道。
小杰挑衅地笑了笑,故意松手,相机重重摔在地上,镜头碎裂的声音格外刺耳。
冯建军猛地站起来,周敏却抢先一步护住儿子:"你干什么?想打孩子吗?"
冯建军看着地上破碎的相机,又看看躲在母亲身后得意洋洋的男孩,突然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疲惫。
"收拾东西吧,"他平静地说,"明天去办手续。"
周敏愣住了:"你认真的?"
"我从没这么认真过。"冯建军弯腰捡起相机残骸,"这三年来,我掏心掏肺对你们好,换来的只有得寸进尺。我受够了。"
"行!离就离!"周敏的眼泪瞬间收住,换上一副冷酷表情,"房子是婚后财产,有我一半。小杰的抚养费你也得照付!"
冯建军笑了:"果然,最后还是钱。"他摇摇头,"放心,该给你的我一分不会少。只求你们母子尽快从我的生活里消失。"
一个月后,离婚手续办妥。周敏带着小杰搬出了他们共同生活了三年的家。冯建军站在空荡荡的客厅里,看着墙上留下的相框痕迹,感到一种奇怪的轻松。
手机响起,是同事王志刚:"老冯,晚上出来喝酒?给你介绍个姑娘,没结过婚的。"
冯建军笑了笑:"谢了,暂时不需要。"
挂断电话,他打开窗户,让初春的风吹散屋里残留的香水味。远处,几个孩子在小区广场上追逐嬉戏,笑声随风飘来。
冯建军深吸一口气,转身开始收拾剩下的行李。他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盘,真的不能随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