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朝鲜战场上战功赫赫的人,在回来以后却没有马上被授予职务,而是进了学校学习小学知识。

大家都在疑惑,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会没有职位呢?

不过这样的日子却在1955年,授予军衔的时候打破了,这一天很多有职务的战将被授予各种军衔。

而没有任何职务的吴瑞林也不例外,不仅如此,他还同时被授予职务,去当海南的军区司令,在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吴瑞林惊呆了。

因为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人告诉他,更是没有听到任何要授予自己职位的风声,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吴瑞林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奔赴朝鲜战场之前的吴瑞林

没有人一出生就是英雄,每个赫赫有名的英雄背后都经历了无数的苦楚,一代名将吴瑞林也不例外,甚至比别人更甚。

吴瑞林出生在四川巴中一个山区农村家庭里面,那个年代出生在农村家庭基本上就意味着吃不饱穿不暖。

可这样的生活不但没有让吴瑞林走上弯路,反而磨练了他的意志,他在各种任务和活动中不断的成长着,成为了人人称赞的活地图。

有着这样称号的他在战争开始后孤身前往江西为大部队带路,在这一战中吴瑞林的作用非常的关键,若不是他身先士卒为大部队带路,大部队可能会经历更多的困难。

在红军进入巴中之后,吴瑞林又担任扩大队伍的任务,才20天的时间就成为了团级干部,这在当时是破了纪录的存在。

可随着红军队伍的不断扩大,困难也接踵而至,很快敌人便开始对巴中地区的红军进行打击,而吴瑞林也带着自己刚组建起来的部队迎难而上。

第一次参加实战的他并没有被敌人的进攻吓到,而是有序的指挥着部队进行防御作战,打退了敌人二十多次进攻,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胜利。

但也是在这一次战争中,吴瑞林身负重伤,只能转移到地方工作,不过对于吴瑞林来说,这只不过是另外一个战场罢了!

但也是在这一战中吴瑞林身负重伤,只能暂时转移到地方工作,只不过这对于吴瑞林来说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奋斗的方式而已。

在休养的差不多了以后,吴瑞林又回到了部队中,他们又向着敌人发起了反攻,这个时候吴瑞林利用自己对当地地形的了解,提出自己的作战建议。



当时许世友听完吴瑞林的作战计划以后,觉得其中有几个点还颇有道理,于是对眼前这个刚满18岁的男孩儿刮目相看,更是立马向徐向前汇报了这个建议。

最终徐向前采用了吴瑞林的进攻建议,并且让吴瑞林组织了一支精兵,对着敌人的窝点进行夜袭,在这一系列的夜袭中不光抓到了很多据点的重要头目,更是活捉了很多地方豪绅,聚集了大批的物资。

这就是年少时候的吴瑞林,不仅有着一颗聪明的头脑,还是一个能够指挥战斗的战士,一个能够为组织缓解危局的存在。

从这一战之后,吴瑞林便开始了南征北战的生活,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中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一战又一战,吴瑞林渐渐在军中打出了自己的名声,他让战友们骄傲,让敌人感到害怕。

在朝鲜战场上一展雄威

在吴瑞林他们这些人的不断努力下,日本人被赶出了中国,解放战争也取得了胜利,新中国在这片土地上正式成立,百姓们终于能够迎来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



如果故事只到这里,那么吴瑞林只是在国内赫赫有名,可偏偏命运要让这个年少就有勇有谋的人更上一层楼。

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就迎来了朝鲜战争,这一场战争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哎国际上都是鼎鼎有名的。

就算是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弱妇孺也听过关于这场战争的故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出现了许多能征善战的将军,他们带着战士们冲锋陷阵,才取得了胜利,在这些人中就有着吴瑞林的身影。

在1950年的10月份,吴瑞林带着战士们奔赴朝鲜战场,他也是第一批奔赴战场的四军长之一。

从吴瑞林年少时的几战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有头脑的人,不会蛮干更不会和敌人硬碰硬,总是以最少的损失得到最大的胜利。

吴瑞林在进入朝鲜后的第一次战役中发生的一个事情更加深刻的体现出了吴瑞林的这个特性。

当时吴瑞林预感到自己带着大部队可能赶不到阻击的地方了,这个时候吴瑞林灵机一动就组织了一支300人的骑兵队伍,并且自己亲自带队。

吴瑞林带着这支队伍提前入朝直冲老古里,冲进敌人的队伍以后就开始打,打得敌人晕头转向,又趁着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迅速撤退。

吴瑞林的这个操作让敌人不知所措,摸不清我们的意图,然后又放缓了北进的速度,为我军争取了更多的时间。

在到达朝鲜战场以后,没有经过任何休整吴瑞林便指挥部队进行了战斗,因为他知道如果再拖下去会有更多的变数。



在朝鲜战场上的第一次战役,吴瑞林面对装备远超于我们的敌人并没有退却,而是以敌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进行了攻击。

吴瑞林先是让士兵们在山脚埋了很多的炸药,等敌人的坦克到了以后便拉响战斗,炸药炸得低头满天飞,也给敌人的坦克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取得了战斗的胜利。吴瑞林的这种打法更更加深刻的说明了一句话“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用土办法也能让敌人的洋枪洋炮没有用武之地。

在这一战之后,吴瑞林在军中渐渐声名鹊起,他使用的“诈唬战法”也在军中推广开来,就连毛主席都说“碰上我们的吴瘸子,联合国军可能要变成瘸子咯!”

赫赫有名的“吴瘸子”,让麦克阿瑟都头疼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才通过第一第二场战役之后,就逼得美军撤到了三八线附近进行防御。

曾经在欧洲战场上,赫赫有名的四星级上将麦克阿瑟以及李奇微等人重新认识了中国的队伍。

在战争打响之前,他们都认为中国的队伍装备差,而且还都穿着破草鞋,领队的将军更是没有经过系统的军事培训,肯定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拿下。

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我军的队伍即使装备比他们差,但各个指挥员可都是真枪实弹的从战争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实战永远比军事训练要有用的多,可惜在战后他们才明白这个道理。



美军在经过第一二场战役之后,终于开始正视这支穿着草鞋拿着小米加步枪的队伍,于是他们开始了新一轮的策划。

他们的上将李奇微更是发现了我军的致命弱点,由于我军刚赶到朝鲜就开始了作战,后勤补给没有跟上,所以在这个时候其实我们的部队是要经历一段时间的休整的。

可李奇微作为一个老将,又怎么可能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呢?在李奇微等人的商议之后,开始了针对四十二军等部队的歼灭之战,还命名为“屠夫之战。”

在李奇微等人对我军发起了进攻后,吴瑞林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在后勤补给跟不上的情况下,想要抵抗敌人的进攻并且守住阵地是不可能的。

但是吴瑞林的任务就是要尽可能的拖住敌军北上的速度,为我军争取更多的时间。

那么,吴瑞林这一次又会想出什么样的办法呢?

在经过沉思之后,吴瑞林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想要拖住敌人并非且减少我军的伤亡就要采用前轻后重的原则,也就是前面用少量的军队去和敌人争取阵地,但同时在武器装备上他又采用了前重后轻的原则。

除此之外,吴瑞林还考虑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前面的打完了后面总要有人顶上去,这个时候指挥员就变得至关重要,于是他在前面抽调了一部分营长和连长之类的指挥员留在后面,前面打光了,后面的立马接上去。

李奇微本来想着我军后勤补给跟不上的情况下,能够很快的结束战斗北上,可没想到的是在吴瑞林这里就没有办法继续前进了。



恼羞成怒的李奇微对着吴瑞林的部队使用了大量的重型装备想要尽快北上,但吴瑞林却丝毫不退,主打一个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下子把李奇微都搞懵了。

美军没有办法北上,压力非常的大,可他们面对吴瑞林却真的束手无策,几个四星级上将被我军的一个军长就拦住了,想来也是真的够讽刺的,要知道在此之前几个月美军还信誓旦旦的要给我军一点教训,可没想到才过去没多久就被啪啪打脸了。

在接二连三的战役中,麦克阿瑟等人一听到吴瑞林这个人的名字就头痛,因为这个人打仗总是没有章法,更是摸不清他的套路,和他们这些经过了系统军事培训的大将有着非常明显的差距。

一战又一战,吴瑞林不仅在我军中脱颖而出,更是让敌人闻风丧胆,可这些都是他真枪实弹地干出来的,就算是现在提起吴瑞林将军也还是有很多的人对他赞叹不已。

与毛主席中南海谈兵论战,还参加主席家宴

吴瑞林的医生充满了传奇,就连徐向前和毛主席等人都对他赞赏不已,在军中更是受人尊重。在上个世纪60年代,

在1951年的5月份的一天,聂荣臻身边的安东来到吴瑞林的住处,吴瑞林收拾了一堆东西准备去见聂荣臻。

可没想到安东却说带上笔和笔记本就可以了,是毛主席要见他,这可把吴瑞林激动坏了,兴奋和紧张的心情一下子涌上心头。

车子直达中南海,还没下车吴瑞林就看见了毛主席在门口等着,刚看见吴瑞林下车毛主席就走了过来,他第一句话不是问工作也不是问有没有吃饭,而是问吴瑞林的身体状况。



毛主席说:“你太瘦了!我听说你在战场上累得吐了血,是怎么回事呀?”面对毛主席亲切的询问,吴瑞林将自己的身体状况告诉了毛主席。

并且说自己现在已经好了,之前是因为旧伤复发伤口破裂出血,彭老总还把他自己的药都给了他。‌

在听完吴瑞林的身体状况之后,毛主席感慨了一句,正式因为有了像吴瑞林这些战士们的不断奋斗,我们才什么都不怕!

在得知吴瑞林的身体没有大问题之后,毛主席就开始和吴瑞林聊起来在朝鲜战场上的事。

吴瑞林接过毛主席递过来的芭蕉扇,坐下来将朝鲜战场上遇到的事情和大大小小的战役都对毛主席进行了一个系统的汇报。

在吴瑞林汇报战争情况的同时,毛主席也在不断的和他讨论着他们在战斗中解决问题的办法,他还对吴瑞林说道:“你们突破‘三八线’,再一次证 明,任何天险,只要认真对待,就能 克服。”

面对毛主席的鼓励,吴瑞林心里更有底气了,吴瑞林和毛主席在中南海谈论了大概三个小时左右,这样的情况无论是在当时,还是毛主席的一生生涯中,都是非常少见的。

要知道全野战军的4个军长中,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由此可见毛主席对吴瑞林此人的作战实力是非常的欣赏和肯定的,否则便不会有这一场长达3个小时的谈话。

不仅如此,在同年的6月份在邓华的带领下,其他三个军长和吴瑞林在北京受到了隆重的接待,但后来吴瑞林说最让他难忘的是毛主席“四菜一汤”的家宴。



结语:

吴瑞林的作战实力是无容置疑的,但是有一点,吴瑞林这个人是没有什么文化的,小学文凭都没有。

所以在从朝鲜战场归来之后,吴瑞林便进了学校学习小学知识,当时他儿子都上初中了,还曾因此自嘲过。

一个战功赫赫的人,在回国后没有任职,相反是去学习,从这也可以看出中央对吴瑞林的重视,因为想让他懂得更多更厉害,所以才对他如此重视和培养。

在1955年授予军衔的时候,吴瑞林是中将,还成为了海南军区司令员,能把他放到这个位置上,是对他实力的认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