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疾控中心发布本月重点风险提示及健康防护建议居民应注意防范肠道传染病
近日,省疾控中心发布5月份重点风险提示及健康防护建议,春末夏初,气温升高,降雨增多,易引发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省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广大居民本月重点关注手足口病、猩红热、布病、登革热和食物中毒。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及以下儿童,主要症状为发热及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皮肤黏膜出现皮疹、疱疹或溃疡,我省每年4月至6月为发病高峰。专家提醒,预防手足口病要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习惯,加强环境和儿童用品的消毒,接种EV71疫苗,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猩红热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学龄前及学龄儿童最为常见,主要症状为发热、咽峡炎、皮疹和皮疹后脱屑等,草莓舌、杨梅舌、口周苍白圈等是其特征表现。居民要注意室内消毒通风,坚持隔离,保证个人卫生。
布鲁氏菌病(布病)主要表现为病情轻重不一的发热、多汗、关节痛等。羊在国内为主要传染源,其次为牛和猪。羊只饲养、放牧、交易、屠宰等职业人群要注意日常个人防护,患病后及时就诊。居民尽量不吃未烧熟煮透的肉、蛋、奶等动物产品。
随着气温升高,蚊媒进入活跃期,我省登革热疫情输入和本土传播风险也随之增加。居民要穿戴长袖衣物和裤子,定期清理家中积水并密封所有可能积水的容器。在蚊虫活动频繁的区域,推荐使用蚊帐或涂抹驱蚊剂来保护自己。
5月至10月是我国食物中毒的高发月份。居民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食品加工环境清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
来源:京九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