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故事#北宋时期,汴京官场中流传着一件趣事,主角是枢密副使陈尧咨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卖油老翁。此事被欧阳修记录在《归田录》中,虽寥寥数语,却将“熟能生巧”的道理演绎得淋漓尽致。


一、神箭将军的傲气
陈尧咨出身官宦世家,自幼习武,尤擅射箭。有一日,他在府邸庭院中演练箭术,只见他手持雕弓,连发连中,箭箭穿透红心,围观的侍从纷纷喝彩。陈尧咨抛弓大笑,指着院中一枚铜钱大小的靶心道:“我射箭的本事,当世无人能及!这钱币小靶,十中八九,不过尔尔。”言罢,他命人取来百枚铜钱,排成圆圈,又接连射箭,箭箭穿透钱孔,未损分毫。众人惊叹之余,陈尧咨却已满面矜傲,负手而立,等着旁人恭维。


二、老翁的质疑

此时,门外忽传来一声轻笑:“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何足挂齿?”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布衣老翁挑着油担,正倚在门边观瞧。陈尧咨闻言大怒,厉声喝道:“大胆狂徒!你可知我乃朝廷命官、枢密副使?竟敢嘲讽本官箭术!”老翁却不慌不忙,放下油担,躬身施礼道:“大人息怒。老朽虽不懂射箭,但平生倒有一门雕虫小技,愿献丑以博一笑。”


三、油勺里的乾坤

陈尧咨冷笑一声,命人取来一枚铜钱,盖在油缸口上,挑衅道:“你若能将油倒入缸中,滴油不沾钱孔,我便认你这‘手法熟练’之说!”老翁微微一笑,从担子里取出一个葫芦,又掏出一个敞口油勺。只见他舀起一勺油,高高举起,手臂纹丝不动,油液如银线般缓缓落入缸中。顷刻间,一勺油倾尽,铜钱上竟未沾半滴油污!


四、一语惊醒梦中人

陈尧咨惊得目瞪口呆,正要追问诀窍,老翁却已挑起油担,慢悠悠地道:“无他,唯手熟尔。”说罢,头也不回地走出府门。陈尧咨望着老翁的背影,怔立良久。自此,他收敛了往日的狂傲,每逢宴饮时谈及此事,总叹道:“当年若非那老翁一语点醒,我恐要一辈子沉醉于虚名之中!”


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记下此事时,特意注明老翁乃“陈氏邑中卖油者”,未留姓名。但正是这位平凡老翁,用一把油勺、一勺清油,给权倾朝野的将军上了终身难忘的一课——世间技艺,无论射箭还是倒油,登峰造极之处皆在“熟”字;而做人之道,狂妄易折,谦卑方长。这个故事穿越千年,至今仍在告诫世人:莫以天赋骄人,莫以小技轻人,唯踏实与敬畏,方能成就真本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