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是法律对公民保护国家、集体和个人财产、人身安全与违法犯罪的行为作斗争行为的一种保护性规定。
网友咨询:
互殴过程中是否存在正当防卫行为?
陈晓航律师解答:
因琐事发生争执,双方均不能保持克制而引发打斗,对于有过错的一方先动手且手段明显过激,或者一方先动手,在对方努力避免冲突的情况下仍继续侵害的,还击一方的行为一般应当认定为防卫行为。双方因琐事发生冲突,冲突结束后,一方又实施不法侵害,对方还击,包括使用工具还击的,一般应当认定为防卫行为。不能仅因行为人事先进行防卫准备,就影响对其防卫意图的认定。
对于显著轻微的不法侵害,行为人在可以辨识的情况下,直接使用足以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方式进行制止的,不应认定为防卫行为。不法侵害系因行为人的重大过错引发,行为人在可以使用其他手段避免侵害的情况下,仍故意使用足以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方式还击的,不应认定为防卫行为。
陈晓航律师补充:
正当防卫必须符合合理性和适度性的标准,确保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的严重程度相匹配。防卫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应当综合不法侵害的性质、手段、强度、危害程度和防卫的时机、手段、强度、损害后果等情节,考虑双方力量对比,立足防卫人防卫时所处情境,结合社会公众的一般认知作出判断。通过综合考量,对于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相差悬殊、明显过激的,应当认定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条 【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防卫过当】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特殊防卫】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陈晓航律师
广东仁辰律师事务所律师,暨南大学法学专业毕业,具有丰富的民商事、行政审判、司法执行等方面的经验,擅长处理各类疑难法律问题,精通诉讼和非诉业务,范围包括债权债务纠纷、合同纠纷、婚姻家庭、公司法律顾问、知识产权纠纷、公司合规风控、房地产及建设工程类法律业务,累计帮助委托人成功执行回款数千万元,始终以客观、谨慎的专业服务维护客户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