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的好声音成为时代最强音
——在山东水兵律师事务所参观见学有感
文/单悌豪
作为一名相比而言可算见多识广,并且自以为可以凭借科班出身的法学素养浪迹天涯95后,我来山东水兵律师事务所参观见学已有三个月。三个月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足以让我体会到什么叫做“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也足以让我“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地感受到山东水兵律师事务所,跟其他单纯把“律师执业”当作“谋生手段”,而不是当作社会责任的芸芸众生律师事务所有着本质不同。
山东水兵律师事务所让我心灵震撼的第一课,是律所主任、法学博士王明勇律师对我们几个自我感觉法学素养十分良好的科班出身法律人上的那堂“观察判断与分析推理”测试讲评课。只见王明勇博士首先拿出他2015年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两本外观感觉几乎毫无二致的《法治照耀幸福生活》,之后拿出一把尺子、一副手套和一把裁纸刀等简单道具,然后发给我们只有“你看到了什么?根据你所看到的东西,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你作如此分析判断的事实依据是什么?你对这个测试的体会感悟是什么?”等四个问题的测试考卷,限定30分钟时间答完。
没想到30分钟过后,当我们自鸣得意地拿着各自龙飞凤舞的测试答卷,对照王明勇博士给出的有事实有数据、有分析有推理的参考答案时,禁不住一个接一个地瞬间变成了霜打的茄子——蔫了!因为我们自以为是的那些个测试答案,无一例外地都是不着边际的天马行空和缺乏根基的自说自话。看到我们一个个羞赧无比的样子,王明勇博士在讲评时说,他这测试题目自2016年4月在北京谦君律师事务所担任执行主任期间创立以来,历经九年实践检验,包括一些法学教授和资深律师等职业法律人在内,还没有几个敢说自己能在这几道测试题上考核及格呢。
通过这个看似简单无比,但却极少有人能够达到及格水准的观察判断与分析推理能力测试,王明勇博士深入浅出地告诫我们这些刚刚入行的法律人,说:“做人应该在有疑之处不疑,但是做事与做学问,却必须要在不疑之处有疑。”通过这堂测试课,王明勇博士告诉我们从事法律工作的一个基本道理,那就是必须时时刻刻保持冷静理性,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拿证据和数据说话,不能主观臆断或凭空想象地自说自话,也就是必须要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仰望星空。
不言而喻,从我们这些自我感觉良好的科班出身法律人的好像空中楼阁一般测试答案,就不难看出我们的学术态度与思维习惯,早已远离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窃以为,这是我们这些手机泛滥时代法学专业毕业生的集体悲哀,也是不少执业律师的客观现状,更是急功近利和心浮气躁社会现象的具体表现,而能够早日接受高人指点,看到其中的巨大差距,并能及时悬崖勒马,朝着实事求是的方向努力前行,则是我的莫大荣幸。
山东水兵律师事务所给我的第二个心灵震撼,是他们居然提出了“品德自信、业务自信、学术自信”执业标准,并且高标准严要求地身体力行,这在律师行业并不多见。针对我的疑问,王明勇博士解释说:律师是社会的医生,我们必须保证自己德行敦厚,因为执业律师善言善行的光芒即便再微弱,也会让人感受到法律的人性光辉,让人体验到法治的进步力量。至于业务自信,虽然这是律师执业的基本素质和必然要求,但客观现实往往并不尽如人意。换句话说,在很多律所连业务自信都不能保证的情况下,水兵律所能够身体力行学术自信的执业标准,就不能不让人耳目一新。对此,王明勇博士向我解释说,一名执业律师只有做到了学术自信,才能保证站在法治的前沿,才能确保业务自信的落地生根和开花结果。反过来讲,做不到学术自信的执业律师,就不可能成为货真价实的大律师。
山东水兵律师事务所给我的第三个心灵震撼,是王明勇博士在业务培训期间一再强调的“我们要以修行的姿态,踏实认真地做好每一个案件!”由于家中有人常年礼佛的原因,我对于修行的体会感悟相对较深,所以当我闻听水兵律所“要以修行的姿态,踏实认真地做好每一个案件”这句话时,在深表赞许的同时,不免肃然起敬:这是何等的敬业与何等的虔诚啊!敢以修行的姿态来规制自己的律师执业,就必然能够俯仰无愧和鬼神不欺。
以上点点滴滴,无一不是法治的好声音。我衷心期望并由衷相信这些发端于山东水兵律师事务所的微言大义,能够成为照亮中国法治前行之路的一点星火,久而久之,就必然能够让这些法治的好声音,成为时代最强音。
【作者简介】单悌豪,男,汉族,1995年11月出生,山东寿光人,毕业于山东司法警官学院法律实务专业及山东大学法律专业,法学学士学位,自由职业者,现为山东水兵律师事务所见习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