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最近旧改丢出了一个超级大瓜!
就在珠城对面的天河石牌村,马上要搞旧改大动作了,而且和以前那种大拆大建不一样,这次玩的是 “拆整结合”!
校长现场实拍图
首拆就涉及 352 栋建筑,差不多占了全村房屋的十分之一呢。这消息一出来,小伙伴们都炸锅了!
扛把子!“宇宙中心” 旁的独特存在!
说起石牌村,那在广州可是大名鼎鼎。
因为该说不说的,它的位置简直绝了!就在广州的 “宇宙中心” 珠江新城旁边,直线距离也就 3 公里左右。
这地段,那可以说是寸土寸金啊!
校长现场实拍图
每天从石牌村走出来,看着对面珠江新城的高楼大厦,玻璃幕墙反射着阳光,那叫一个气派。
再回头看看石牌村,就像从繁华都市一下子穿越回了另一个世界。
石牌村一直都是广州租房市场的 “扛把子”。好多刚毕业来广州打拼的年轻人,人生的第一站就是石牌村。
为啥呢?这里房租相对便宜啊,对初入职场、钱包瘪瘪的年轻人来说,太有吸引力了。
而且生活也方便,村里啥都有。
早餐摊的肠粉香气四溢,五金店能满足各种小修小补的需求,理发店价格亲民,小餐馆里各种美食能慰藉疲惫的心灵。
校长现场实拍图
什么广东美食、东北美食,广西美食......
各地各处的美食,基本都能找到!
校长现场实拍图
来,校长带你一个视频感受石牌村的烟火气!
,时长01:06
校长现场实拍视频
村里面的超鹿健身馆广告的美女教练胡须都长出来了!
有点意思!
校长现场实拍图
有一说一,石牌村的历史可不短!
它最早形成于南宋时期,历经岁月变迁,到明代嘉靖年间,已经发展成一个规模相当可观的多姓氏聚居村庄。
关于它名字的由来,还有个说法,说是因为周边发现了许多石器,所以就取名石牌村。
如今,村里还保留着 3 座宗祠、3 座庙宇,还有 1800 多户人家供奉的神龛,这些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据统计,石牌村户籍居民大概有 9000 人,而各类外来务工人员超过 8 万人,是户籍人口的近 10 倍。
小小的村子,承载了这么多人的梦想与生活。而且它周边高校云集,有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重点高校;
医疗资源也不错,有中山大学附属医院;还有档案馆等城市服务设施,妥妥的配套设施齐全型城中村。
“拆整结合”! 旧改新模式的破与立
但一句实在话,随着城市像火箭一样飞速发展,石牌村的问题也越来越扎眼。
房子老旧得不行,好多建筑都成了危房,看着就让人揪心。有些楼外墙脱落,钢筋都露出来了,每次从下面经过都得提心吊胆。
环境卫生更是让人一言难尽,垃圾到处都是,污水横流,小巷子里弥漫着一股怪味。
看看这个阴暗潮湿的环境,真的是很难评!
,时长00:45
校长现场实拍视频
基础设施更是差得要命,水电供应极其不稳定,夏天用电高峰期,动不动就停电,热得人在屋里像蒸桑拿。
排水系统也跟摆设似的,一下雨,那路面就成了 “汪洋大海”,积水能没过脚踝,走在路上都能划船了,听说一些一楼的住户家里还经常被水淹,家具都泡坏了。
,时长00:45
校长现场实拍视频
住在这儿,生活质量真的不咋高。
这次石牌村旧改采用 “拆整结合” 的方式,那可太有讲究了。
先说这个 “拆”,可不是乱拆一气,而是专门挑那些安全隐患大、严重影响城市形象、还阻碍后续规划的 352 栋建筑下手。
这些建筑拆除后,好处那是数都数不过来。首先,能给后面新建的项目腾出宽敞的空间。
按照规划,说不定以后这里会崛起现代化的高档小区,绿化优美,配套设施完善;
还有超大型的商业综合体,集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到时候石牌村的档次一下子就上去了,直接变身城市新地标。
毕竟人家地段摆在这儿呢!
其次,空间布局也能得到大大的优化。
以前石牌村的房子密密麻麻,楼间距特别小,有的地方甚至被称为 “一线天”,走在里面感觉特别压抑。
拆了之后,就能把空间打开,道路变宽了,阳光能照进来了,让人住着舒服点。
再讲讲 “整”,这就是对村里其他建筑和公共区域进行全方位整治升级。
比如说,给那些老房子的外立面来个大变身,重新刷上漂亮的涂料,装上崭新的窗户,既保留石牌村原来的岭南建筑特色,又让它们焕然一新,充满现代气息。
基础设施也要全面升级,水电供应必须稳定,再也不能动不动就停电停水了。
排水系统得彻底改造,安装大口径的排水管道,解决内涝问题,不能再一到下雨天就 “看海” 了。
图源广州天河发布
那么住在石牌村的租客们来说,这个消息确实让人心情复杂,就像打翻了五味瓶。
无非就是一部分租客担心,旧改之后房租肯定要涨,到时候自己那点微薄的工资可就负担不起了,可能就得被迫搬家,离开这个住习惯了的地方,去寻找新的 “容身之所”。
毕竟以前很多城中村改造后,房租都像坐火箭一样蹭蹭往上涨。
但校长觉得,人还是得要看长远点!
改造后的石牌村环境变好了,公共服务设施也更完善了,有了漂亮的公园可以散步,有了现代化的社区服务中心可以办事,租客们能享受到更好的居住体验。
说不定还能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对于石牌村的原住民来说,这绝对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他们的房子经过改造,价值肯定大幅提升,以后要是想卖,能卖个好价钱;
要是继续出租,租金也能涨不少。
而且以后村子变漂亮了,环境好了,生活也更舒服,出门就是干净整洁的街道,休闲有绿树成荫的公园,想想都美滋滋。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石牌村的 “拆整结合” 旧改意义重大,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石牌村的改造能让这一片的城市形象更上一层楼,提升区域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入驻嘛!
历史遗留旧改,终于要拆了!
其实,石牌村纳入旧改的消息,早在 2002 年就传出来了,和猎德村、杨箕村一起,同属广州首批计划改造的全面改造的城中村项目之一。
2009 年,广州又明确包括石牌村等 52 条城中村列入全面改造范畴。
但这 20 多年来,旧改推进得那叫一个缓慢,就像蜗牛爬一样。
这其中原因可不少!
一方面,广州旧改顶层设计和相关政策一直在调整变化,村民们都被弄得晕头转向,对补偿方案的信任度不足,导致改造意愿长期不高。
另一方面,村民们靠着收租,每年都有稳定的租金收入,日子过得也还不错,对旧改的积极性自然就不高。
校长现场实拍图
据了解,石牌村村民年租金收入近 4 亿元,部分房东一个月租金收入就能上万元,这么高的收入,谁愿意轻易折腾呢?
而且,石牌村的改造成本也高得吓人。
2020 年地铁 13 号线征收补偿时,商铺补偿价最高达 20.28 万元 /㎡,要是按照这个标准来改造石牌村,那费用简直就是天文数字,政府和开发商都得掂量掂量。
还有交通承载力的问题,2015 年启动 “三线整治” 微改造时,评估发现全面改造会超出区域交通负荷,到时候交通一瘫痪,那可就麻烦大了。
所以校长觉得,接下来石牌村旧改的具体推进情况,那可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中的焦点。
比如拆除工作怎么才能有序进行,尽量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呢?
比如说,施工时间怎么安排,才能不打扰居民休息?整治提升工作又会有哪些具体措施,能不能真的让村子环境大变样?
新建项目又会怎么规划,和周边环境能不能完美融合?
咱们就一起眼巴巴地看着石牌村在 “拆整结合” 的模式下,来个华丽大变身吧!
希望它既能保留那份独特的烟火气,让大家还能找到记忆中的味道和感觉,又能融入现代化城市的潮流。
成为广州城市更新的又一个成功案例,给其他城中村改造树立榜样。
大家对石牌村旧改有啥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咱们一起见证石牌村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