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关乎我国东北航运的新闻悄然发布,但可能很多人正沉浸在欢快的五一休闲之中,没几人留意到。——它就是俄朝图们江公路大桥正式开工建设了。

这本是俄朝两国的事,为什么关乎我国东北航运问题呢?其实,只要看看地图,我们就能明白,这个出海口对我国有多么重要了。


看看图们江出海口的地图,俄朝也就在图们江接壤了约14公里。而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被这14公里的图们江生生隔断了与远远就能看见的日本海,对于不远处的日本海,我们只能望洋兴叹。

当然,经过争取,我们还是有航行权的,但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苏联就已建成了一座连接俄朝的铁路桥,设计高度9.6米,大型的运输船是无法通行的。

所以,这些年来,我国一直在与俄朝两国协商,或新建,或改造,看能否扩大图们江的通航能力。但随着这次图们江公路大桥的动工建设,看样子,谈判并不顺利。


据查,新建的图们江公路大桥设计高度约7-8米,甚至比旧的铁路桥还要矮,让人感觉有意为之,感觉为我国图们江航道新增了一道“紧箍咒”。

可以说,俄朝图们江公路大桥的建设,事情看似很小,实则体现的是当前东北亚地缘政治的一个焦点事件,因为虽说它是俄朝合作的战略意图,但却同时牵动着中国东北地区出海口的百年夙愿。

这一设计出来后,当然迅速引发了中国的强烈关注,因为它显而易见地进一步限制了图们江下游的通航能力,针对谁、限制谁,一目了然。相信高层应该正积极协调,如果不尽快开启三方协商机制,修改设计,一旦木已成舟,那就覆水难收了。


据报道,该公路大桥位于原铁路大桥的下游的400米处,4月30日开工建设,计划于2026年底竣工。

目前,我国质疑的是该桥的设计高度,仅为7-8米,但原铁路桥净高就有9.6米,这也太没前瞻性了。问题是,即使净高9.6米的铁路桥,也只允许 300 吨以下船舶通行,新桥更低的话,大型货轮将彻底无法通过,如万吨级船舶就需 10-15 米的水深,等于说,这条航道于我国来说,将彻底废了(当然,这河道于俄朝毫无意义)。

回想图们江出海口的 “丢失” ,就是一部浓缩的东北亚近代史,于我国而言,说起来尽是辛酸与血泪。


1858 年《瑷珲条约》和 1860 年《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失去了图们江下游主权,仅保留 “航行权”。1950 年苏联与朝鲜共建铁路桥,桥身低矮,仅允许 100 吨以下船舶通行,成为中国出海口的 一道“紧箍咒”。

1991 年中俄协定确认中国船舶可沿图们江通航,但受限于桥梁和航道条件,实际利用率极低。2024 年俄朝签署协议,决定在铁路桥下游 400 米处新建公路桥。2024 年中俄联合声明,提出与朝鲜协商中国船只通行权。但今年俄朝单方面推进大桥建设,使得这一努力基本报废。

对于我国对图们江的通航,我们并不知晓俄朝在忌讳什么,毕竟,地缘政治上的考量和关系非常微妙,但它给我国带来的“困境”可是巨大的。


这么多年来,我国东北地区亟需一个较近的出海口,毕竟东北货物需绕行辽宁港口,运输成本需增加600公里的陆路运输费用,年损失超百亿。如果就近在图们江新建大桥、疏浚河道,就可以直通日本海,这对于东北经济的发展,无异于插上腾飞的翅膀。

但现在,面对这种比较尴尬的局面,我国理论上可通过外交途径,推动俄朝改造现有桥梁,修改拟建桥梁的设计,或者建设一座更高标准的公铁两用桥。如果可行的话,就只需疏浚图们江航道到10米以上,那图们江自会成了一条新的黄金航道。到时,通过“借港出海”,直达日本海,深入太平洋。

总之,俄朝图们江公路大桥的建设,其低高度设计就直接暴露了地缘政治的复杂性,可在一定程度上视作中俄、中朝的“试金石”,我国需以采取多维策略,找到各自的平衡点,把这道“紧箍咒”给解了,完成我国东北地区出海口的百年夙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