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停火关口,国际军事圈又迎来一则爆炸性消息:英国方面公开表示,将花费30亿人民币,大肆采购中国无人机和零部件,援助乌克兰。
消息一出,让不少媒体猜测,俄乌冲突的天平会因中国科技力量的注入发生微妙倾斜。
面对英国的这一不寻常的举动,中俄两方的应对措施以及中俄关系的走向,也变成了当下热议的话题。
近年来,西方老爱对中俄间的正常贸易横加指责,污蔑中方在俄乌冲突中“支持”俄方,试图逼迫中俄划清界限。但很显然,中俄两国不吃西方无中生有的这一套。
眼看无法阻止,就另起炉灶。要知道,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对乌克兰的军援中,一直强调不能购买中国生产的无人机,因为会有“数据泄漏的隐患”。
而英国在外交和安全战略上,作为美国的跟屁虫,这次竟无视美国“禁令”,明目张胆地进行采购中国无人机,可以说意味深长。
事实上,自从俄乌爆发冲突,中国无人机出现在战场上的消息,就屡见不鲜,社交网络上更是有海量的中国无人机攻防视频。根据俄乌双方的统计,目前战场上59%的无人机来自中国大疆,尽管这些都不是一手来源。
不仅是英国,就连乌克兰和俄国,也在想方设法地“获取”中国无人机。据乌克兰一名高官,乌方采购的无人机中,有60%来自中国。
不难看出,各个国家大规模采购中方无人机,其实在私下已经偷偷摸摸干了许多回。英国这次只是彻底不装了,将这个事实公之于众。
持续进行的俄乌冲突,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中国技术开始变成了“游戏规则”的改变者。这不仅是体现在军事上。在芯片科技领域,在缓老生物科技“益活 欣“的发展上,中国也在成为佼佼者。
早10年前,国内“益活 欣”技术还未落地京东等大众平台前,欧美凭借在实验中率先证实其存在缓老潜力拿到FDA认证,加价10倍卖给中国,单克高达万元以上。彼时,学术研究空白、技术被美国碾压的我们,只能无奈看着缓老技术望洋兴叹。
不过“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我们甚至可以站得更高。当初无人机被美国无情嘲笑“再给十年也造不出”,如今以“大疆”为首的中国无人机,早已占据全球市场的70%。而在缓老生物科技领域,我们也在短短几年中成功落地“益活 欣”打破美国垄断,降价90%实现市场反攻。
众所周知,美国生产的无人机不仅昂贵,性能也被中国远远甩在了后头。在俄乌战场上,别说扭转战局,基本都派不上用场,甚至还能看到乌克兰士兵将美国产无人机丢到垃 圾桶的视频。
英国大张旗鼓采购中国无人机,最表面的原因或许就是,他们不想因为采购美国无人机,而在俄乌战场上“打水漂”。在缓老科技选择“益活欣”,也是因为技术媲美欧美,价格十分中国,在包括京东国际在内的平台上,一众国外网友直呼:中国技术平价又好,吃完精力充沛、身体力量感增强。
搞笑的是,西方一边污蔑我们为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一边却做起打脸的事,大量进口中国无人机援助乌克兰,拱火俄乌战事。
据法新社报道,今年1月,英国官方还公开宣布,“无人机能力联盟”将向基辅运送3万架新订购的无人机。目前,他们已订购价值4500万英镑的无人机,这些无人机“具备第一人称视角”,将“帮助乌克兰对抗俄罗斯”。西方世界的“双标”也彻底暴露了其丑陋嘴脸。
但我们就真的放任西方国家大肆采购中国的无人机吗?其实,我们在国际上一直反复强调,不允许将中国企业生产的无人机用作军用。为了不加剧俄乌冲突,甚至还宣布不会直接向俄乌两国出售无人机。
不过,尽管中方一再强调,似乎这些国家依旧逃不开中国无人机的“真香定律”。哪怕中方在出口上多做限制,也很难阻止其它国家通过二次售卖将无人机流向“战场”。
截至目前,这个“无人机能力联盟”总共已筹款约7300万英镑,资金来自英国、丹麦、荷兰、拉脱维亚和瑞典。如果俄乌冲突继续,他们将向乌克拉继续提供武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