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还真是如此。

心理学家赫洛克曾做过一组实验,来研究反馈对人们的重要性。

他将前来参加实验的志愿者分为四组,每一组的反馈结果都不同。



第一组的志愿者被表扬,第二组的志愿者被批评,第三组的志愿者只听别人的评价,而第四组的志愿者则什么评价都没有。

结果发现,那些总是能得到积极反馈,也就是被表扬的志愿者们,他们在实验中的表现越来越棒

而那些没有得到任何反馈的是志愿者表现的最差。

赫洛克的实验表明,当然个体获得积极反馈时,能够提升他们的动力和成绩

这项实验给父母们的启示便是,孩子哄着哄着就变优秀了,这三句话一定要常对孩子说

鼓励孩子的话

心理学家乔丹·彼得森曾说,鼓励的力量,远超想象中的强大。

许多人因为从未得到他人的鼓励,一生都萎靡不振。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经常孩子鼓励孩子,才会让孩子更加自信。

需要注意的是,鼓励和表扬不同。

鼓励会让孩子自信,而表扬则会让孩子努力去寻找他人的赞同

也就是说,鼓励是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而表扬是通过外驱力来推动孩子进步。



我们经常会听到父母表扬孩子,比如你真乖、你真聪明。

然而,当我们表扬孩子时,其实是对他进行外在的评价

表扬确实可以帮助孩子做得更好,但也很容易让孩子变成寻求他人赞同的“讨好型人格”。

鼓励则能让孩子知道,在成长过程中,犯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更重要的不是每次都成功,而是在失败之后依然拥有追求成功的勇气,和坚信自己终会成功的信心

认可孩子的话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帖子,博主说,从小到大,父亲从来没有认可过自己。

尽管这位博主的学习成绩很好,通过自己的努力出了一本书,但父亲从来没有说过“真不错”、“挺好”这类的话。

这位博主结婚后,有了自己的孩子。当孩子在学校里拿回几个奖状时,这时候博主的丈夫只说了一句“不错”。

于是,博主带着年少时的疑问,好奇地问丈夫,为什么不表扬孩子呢?

她的丈夫回答道,“怕孩子骄傲”。



其实,在我们的教育中,家长总是害怕孩子会因为自己的夸奖而骄傲。

于是,许多父母都采取了“贬低式”和“打压式”的方式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就曾通过一组实验,来证明认可对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要性。

他来到一个普通的中学,随机抽取了一些孩子的名单,并且告诉教师这些孩子的智商很高。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教师自然也对名单上的这些孩子另眼相待。

过了一段时间后,当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中学时,惊讶地发现那些名单上的孩子,都成了班里的佼佼者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果父母能够认可孩子、肯定孩子,那么孩子进步的速度也会更快。

以孩子为骄傲的话

每个中国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有一个无法超越的“别人家的孩子”。

这个父母口中的“别人家孩子”,学习好、性格好,样样都好。

而作为“别人家孩子”的对照组,自己总是差一点点。

于是,便有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



在许多家庭中,父母最骄傲的孩子并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传说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不知道有多少父母曾对孩子说过这句话,“我真为你感到骄傲”。

或许是由于我们文化中,感情的表达总是含蓄的。又或许是许多父母,从来没有意识到要对孩子说这句话。

有许多孩子终其一生,都不认为自己是父母的骄傲,并为此感到深深的苦恼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当父母说出“我为你骄傲”时,其实是对孩子自身价值的一种肯定



孩子希望成为父母的骄傲,是源于内心深处对爱和幸福的需求。

如果你还没有对孩子说过“我为你骄傲”这句话,不如在一个合适的机会,将这句话告诉孩子。

得到父母的认可和肯定,对孩子的一生都非常重要

总而言之,当我们不断地认可、鼓励,并且以孩子为骄傲时,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The End - 作者-猫头鹰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