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浩源妈妈
每一个实现蜕变的孩子,都经历过这样一场认知的觉醒:从寻求外界的肯定,到认可自我的价值。
作为家长,我们都在翘首以盼,期待孩子能突然“开窍”,可日子一天天过去,等来的却是满心焦虑与迷茫。
其实孩子真正开窍的瞬间,并非是成绩突然名列前茅,而是他开始明白:外界的声音,只能作为参考,内心的声音才最值得倾听。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颠覆认知,但这恰恰是教育的深层奥义。
真正的“开窍”,是孩子从渴求他人认可,转向接纳自我、相信自我的过程。
就拿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来说。
当孩子意识到父母给予的是关爱与支持,而决定人生方向、书写生命篇章的主角始终是自己时,才真正开启了成长的新篇章。
我们总觉得,自己的规划和安排能决定孩子的未来,仿佛只要给孩子铺好路,孩子就能一路顺遂,这其实是个误区。
就像有人做过的实验,给孩子准备好所有学习资料和计划,可孩子却逐渐失去了自主探索的热情。
家长的职责,是为孩子营造成长环境、给予关爱引导,而孩子要突破自我、实现超越,必须依靠自己的探索与实践。
有的孩子早早懂得这个道理,积极主动地成长;
有的孩子却迟迟悟不透,不是抱怨家长要求太高,就是埋怨家长管得太严,甚至把成长中的不如意都归咎于家长。
这样的孩子困在依赖与不满中,难以获得真正的成长。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生命的意义在于成为自己。”
成长之路也是如此,孩子的未来、成就、价值,最终取决于他能否意识到:没有人能替自己体验人生,更没有人能代替自己定义成功。
我认识两个孩子,一个从小在家长安排下参加各种竞赛,拿了不少奖项,可他总抱怨家长让自己太累,觉得是家长逼他优秀;
另一个孩子在家长的过度保护下,稍遇挫折就说自己不行,认为是家长没给他创造好条件。
这两个孩子看似不同,其实都犯了同样的错误:把成长的责任推给家长,从未审视过自身的潜力与态度。
后来,第一个孩子上大学后面对自主的学习生活,变得无所适从;
第二个孩子更是在挫折中越发自卑,失去前进的动力。
他们都没有真正“开窍”,不明白家长是成长路上的陪伴者,而主宰人生的永远是自己。
真正的“开窍”,是清晰地认识到“家长能给予关爱和方向,而我才是那个要主动尝试、主动感悟、主动塑造人生的人”。
只有秉持这样的心态,孩子才能拥有不断突破的勇气和持续进步的能力。
当然,我们不妨也反思一下:
平时是不是总习惯把孩子成长的问题归责于外部因素,比如环境、家长,而忽略了引导孩子审视自身的态度与行动?
是不是过度担心孩子受挫,而忘了告诉孩子,成长必然伴随着挑战,只有直面困难、独立思考,才能收获真正的成长?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味为孩子扫清障碍、规划人生,而是让孩子尽早懂得:他人能给予指引与帮助,但人生的精彩与价值,只能靠自己书写。
当孩子真正领悟这一点,学习和成长对他而言,就不再是被动完成的任务,而是充满期待的自我探索之旅。
这才是真正的“开窍”——它意味着孩子开始觉醒,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从这一刻起,孩子的内心便种下了自信与独立的种子,这颗种子会生根发芽,让他无论面对何种境遇,都能坚定地相信:命运的画笔,始终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