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醺人生 有酒有故事

请您关注酩阅


八十年代礼单里的旧时光,那抹温情,至今滚烫。每一个老物件,都是一段故事,都是一份割舍不掉的情怀。

八十年代就像一本泛黄的老相册,每翻一页,都有带着温度的旧事。

那时候人们都送些啥礼呢?咱这就打开记忆的匣子,好好唠唠。


当年最阔气的就属“四礼盒”,两包果子,用油纸包得方方正正;两瓶白酒,瓶身简单朴实,可里面的酒香啊,隔着老远都能闻见;两袋白糖;两瓶罐头。


那时候奶粉金贵得很,谁家要是有罐奶粉,可不得了。冲奶粉的时候,大人们总爱多挖几勺,把水冲得浓浓的,那奶香味啊,满屋子都是。小娃娃们更是爱得不行,有时候趁大人不注意,偷偷用小手指头蘸一点干奶粉,放在嘴里咂摸,那股子甜味儿,能让他们乐呵一整天。


盒装糕点,过年才有的“稀罕物”。一过年,家里大人就会从供销社买一盒回来。打开盒子,里面躺着各式各样的点心,什么桃酥、江米条、枣泥饼,花花绿绿的,看着就喜庆。不过呢,这糕点的口感,跟现在那些精致的点心比起来,可就差远喽。大多数吃起来干巴巴的,有的还有点硬邦邦,可孩子们哪管这些啊,照样吃得满嘴掉渣,心里头那叫一个美。


看这铁皮桶装的饼干和糖果,在当时可是送礼的“硬通货”。铁皮桶上印着花花绿绿的图案,看着就高档。里面的饼干,一块块方方正正的;糖果呢,裹着彩色的糖纸。家里来了客人,大人就会从铁皮桶里拿出几块饼干、几颗糖果招待。孩子们要是能吃上一块,那能高兴好几天。等饼干吃完了,铁皮桶可舍不得扔,大人们用它装针线、装纽扣,孩子们则把它当成自己的“小宝库”,藏些小玩意儿在里面。


这橘子汁,很多地方叫它“果子露”。它可不是直接喝的,得兑上水。


麦乳精,小时候的最爱。


嘉宾汽水,也是过年时的“奢侈品”。喝上一口汽水,凉丝丝、甜滋滋的,感觉一年的辛苦都没了。


泡泡糖,五分钱一块。那时候的水果糖,都是用纸包的,花花绿绿的纸,看着就喜庆,跟现在那些花里胡哨的糖可不一样。


八十年代,人心就像那冬天的炉火,热乎着呢;食品也实在,没那些花里胡哨的添加,吃着放心。现在呢,日子是越过越好了,可总觉得少了点啥。

可惜啊,时光一去不回头,过去的事儿只能放在心里慢慢回味。不过,那些老物件带来的温暖和感动,永远在心里闪着光。

PREVIOUS CHARACTERS

酩人 · 往期人物

微醺人生,有酒有故事

酩阅与志趣者同行,投稿、约稿、交流请联系:

me@sungoo-sz.com(小酩同学)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酩阅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进酩阅酒友交流群加微信:xi910209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