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孩子与父母亲密无间,可随着孩子步入成年,这层紧密的关系悄然中发生了变化。

小时候无话不谈的亲子间,如今却似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交流变少、矛盾增多,关系逐渐变差,隔阂日益加深。

这难道就是成长的 “代价”吗?

难道孩子成年后就注定与父母越走越远吗?

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之间的认知差距不断加大,很多孩子不愿意再和父母分享心声;

久而久之便会让本就岌岌可危的亲子关系彻底爆发......



今天的主人公小恒(化名)在父母的悉心教导下,孩子一路听话懂事,顺遂地长大成人,而后顺利进入国企工作。

然而,原本平静的生活,却在孩子 30 岁那年被彻底·打破。

他铁心要辞职,沉迷游戏无法自拔,不仅刻意与父母疏离更是一天到晚争吵不断;

把家长搞得焦头烂额却又无奈无法像小时候一样管控他。

而半年后的今天,30岁的他成功打破心理壁垒,学会了与父母有效沟通;

还提升了他的自信心与人际交往能力,最终实现了个人成长与家庭关系的改善。

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让成年后的孩子更懂得爱父母、爱自己。

(家长为郭老师及咨询老师赠送锦旗)



01

经历了这么多,我才明白我欠了孩子太多太多了......

我们是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我和他爸都是事业心很强的人,总想着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

那时候,总能看到小恒(孩子化名)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窗边,眼巴巴地望着门外等我们回家。

可工作的忙碌让我总是一次次地错过他渴望陪伴的眼神,现在想想,那些被我错过的瞬间,成了我心里永远的痛。

他爸性格严厉,又不爱说话,管教孩子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用权威压制,很少耐心地去倾听小恒的想法。

而我呢,在溺爱和指责之间摇摆不定,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正确地教育孩子。



后来小恒去参军了,部队的严格纪律让他变得正直、守规矩。

退伍后,他顺利进入国企工作,在外人看来,他有稳定的收入和安逸的生活;

可只有我们当父母的知道,他的生活有多么枯燥和孤独。

他每天下班回家后,就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沙发上玩手机游戏,并且极度沉迷。

他有时也抱怨说自己很难融入同事圈子,更看不惯职场上的那些人情世故。

可是工作哪能没有压力呢,我和孩子爸爸也并没有把这些话放在心上

可小恒越来越痴迷游戏,甚至玩到黑白颠倒,第二天无精打采地去上班。

看着孩子的状态这么差,又对工作不负责,我和孩子爸爸不知道说了他多少次,直至在一次吵架中,小恒特别不耐烦的跟我们说:

“你们先管好自己吧,再烦我我直接不干了!”

02

我们和小恒之间的关系,早已千疮百孔,每一次相处都像在刀刃上行走。

他爸一见到小恒,批评指责的话就脱口而出。

上次因为小恒工作上出了点小差错,他爸知道后,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

我呢,满心都是对孩子的关心,可一张嘴就变了味。

每次小恒下班回来,我就忍不住问东问西,工作怎么样啊,和同事相处得好不好啊,饭菜合不合口味啊。

我以为这是关心,可小恒却觉得我在干涉他的生活。

现在,小恒一回到家,不是把自己关在房间,就是沉默地坐在沙发上玩手机,一句话也不愿意和我们说。

要是我们哪句话说得不对,他就像点燃的火药桶,情绪瞬间爆发。

就在前几天,我偶然翻到小恒小时候的照片,照片里的他笑得那么灿烂,眼睛里满是对世界的新奇;

再看看现在的他,眼神里只剩下疲惫和冷漠。

那一刻,我心里像被重锤狠狠敲了一下。



经过四处打听,我找到了九州金榜家庭教育。

03

我遇到了郭英老师,也就是她,用她的专业和责任彻底地改变了我们这个家庭。

一开始,我了解了小恒问题的根源时,那种揪心的痛和深深的自责,才彻底让我醒悟。

原来,这么多年来,我们自以为是的爱,却在不经意间给孩子造成了如此巨大的伤害。



亲子关系层面:

小恒小时候,他爸一心扑在工作上,对孩子关心甚少,父爱的缺失让小恒内心一直空落落的。

而我呢,总觉得亏欠孩子陪伴,就想用溺爱来弥补,在他犯错时也舍不得严厉管教,结果却适得其反。

他爸那权威式的教育,一开口就是命令和指责,完全不顾孩子的想法;

我又在溺爱和偶尔的指责间摇摆不定,这种矛盾的态度,让小恒对亲情充满了困惑和恐惧。

他渴望得到我们的爱和认可,可又害怕再次受到伤害,只能在心里筑起一道厚厚的墙,把自己和我们隔开......

认知模式层面:

小恒觉得 “父母永远不会理解我”,这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真正静下心来,好好听听他的心里话;

他认为 “表达情绪只会被嘲笑或忽视”,也是因为我们在他试图倾诉时,要么敷衍了事,要么就是批评指责。

这些负面认知,让他在面对人际关系和生活压力时,只会选择逃避或者对抗,我却一直没能察觉。

人际交往能力层面:

小恒也因为特殊的经历,让他长期缺乏有效的沟通练习,在和人相处时总是紧张不安;

他无法理解别人的情感信号,和同事、朋友关系疏远,连和我们家人也越来越陌生。

在家庭中,我们更没有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没有教会他如何与人正确相处。



郭老师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REBT)和认知行为疗法(CBT),通过建立信任和认知重构;

用倾听和共情,让小恒放下防备,引导他识别那些负面情绪和不合理信念,学会用理性思维看待和我们的关系。

我知道这对小恒来说太重要了,只有他内心真正接受了改变,才能走出困境。

还有家庭参与沟通训练,让我学到了有效的沟通技巧;

不再指责和控制小恒,而是多给他理解和支持。

还有行为练习正向强化,鼓励小恒在生活中主动和他人交流,记录感受和收获。



04

回想起刚开始咨询的时候,小恒和他爸之间的关系,那真的是一碰就炸。

每次他爸稍微说重了一点,小恒就像被点燃的火药桶,情绪瞬间失控,不是摔门而去,就是大声顶嘴,家里的气氛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

我在一旁看着,心里满是无奈和担忧,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但随着咨询一步一步深入,我惊喜地发现,小恒在慢慢改变。



还记得有一次,他爸又习惯性地批评他,放在以前,小恒肯定早就暴跳如雷了。

可那次他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用平和的语气和他爸说:

“爸,我知道您是为我好,但是您这样说,我心里真的很难受。”

我和小恒之间的关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以前我总是忍不住唠叨和指责,完全没意识到这给小恒带来了多大的压力。

通过郭老师的指导,我学会了闭嘴、学会了倾听他的想法,给他更多的情感支持。

现在,小恒会主动和我分享他工作里的趣事,我们一起聊天的时候,那种久违的温暖又回来了,家里又充满了欢声笑语。

在人际交往这方面,小恒的变化更是让我刮目相看。

以前他总是独来独往,能不参加集体活动就不参加,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也很冷淡。

现在呢,他不再刻意回避和同事的接触,还积极参与团队活动。

上次他们部门组织团建,小恒回来后兴奋地和我讲了好多好玩的事,我能感觉到他真的融入进去了。

他还学会了用更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别人,不再像以前一样,总是对别人挑三拣四,内心的批判和敌意少了,整个人都变得更开朗、更自信。

最让我开心的是,小恒终于愿意敞开心扉并找到了自己的女朋友!

看着他和女朋友在一起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知道,他不再是那个孤独、封闭的孩子,而是一个懂得去爱、去关心别人的大人了。

到了指导期快结束的时候,小恒和我说,他不再想着辞职了。

他说他现在学会了面对工作中的压力,不再逃避,还学会了和我们好好沟通,不再动不动就争吵。

听到这些,我心里特别欣慰,感觉这么多年的阴霾一下子都散开了。

这一路走来,真的太不容易了。

但好在,我们都没有放弃。

小恒的每一点进步,都让我坚信,只要我们努力,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未来的日子,我相信小恒会越来越好,我们这个家也会越来越幸福!



感谢九州金榜家庭教育,如果没有他们,我真不敢想象小恒和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未来的日子,我会继续努力,做一个更好的母亲,让小恒在充满爱的环境里,继续茁壮成长。

我也希望更多像我们一样的家庭,能在遇到问题时,勇敢地寻求帮助,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健康的亲子关系中,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