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迅的小说作品中,有一样家乡美食,频频与读者“见面”,这就是绍兴黄酒。近日,经久不衰并且不断创新发展,已被誉为“国酿”的绍兴黄酒,来到上海浦东新区,举办了“黄酒有意思!绍兴酒长三角推介会”,吸引了很多绍兴黄酒爱好人士前往现场“捧场”。
绍兴传统四大知名传统品牌古越龙山、会稽山、女儿红、塔牌,以及新兴品牌周清酒、季三缸集体亮相,带来37个新品。浙江省人民政府驻沪办长三角联络合作处、绍兴市人民政府驻上海联络处、上海市食品协会、上海市柯桥商会、绍兴酒品牌单位等相关负责人,各省在沪商会秘书长、商会(协会)会长、企业负责人、酒类经销商及社会各界朋友近200人齐聚一堂,共同品鉴体验国酿“有意思的黄酒”,共赴一场文化传承与现代产业完美结合的匠心之旅。
据介绍,黄酒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独树一帜。黄酒产地较广,品种很多,但被中国酿酒界公认的,在国际国内市场最受欢迎的,能够代表中国黄酒总的特色的,首推绍兴酒。
绍兴黄酒,凭借其独树一帜的酿造工艺与醇厚细腻的口感,有“东方名酒”之称,享誉海内外。鲁迅在其小说集《彷徨》的《在酒楼上》中写道:“一斤绍酒,十个油豆腐”中的“绍酒”,指的就是黄酒。
长三角推介会在沪举行。
活动主办单位代表、天南地北绍兴人上海站站长马家耿,在开场致辞中表示,此次绍兴市六家黄酒知名品牌企业携37个新品在沪推介,不仅展现了百年品牌在消费升级浪潮中的创新魄力,更释放出黄酒行业突破地域局限、加速全国化布局的强烈信号。绍兴黄酒既有从春秋战国时期起源迄今传承千年的纵深文化积淀,同时又运用现代“元宇宙”、“数字身份证”等新概念,进行年轻化表达,并以美酒为地域连接媒介,在长三角产业协同的版图上书写崭新的篇章。期待绍兴黄酒产业通过“三个一工程”组建长三角黄酒文化联盟、打造新消费场景解决方案、培育一批跨界创新实验室,让这坛“东方液体古董”唤醒消费者的乡愁记忆和现代骄傲,以情感共鸣焕发时代精神。
在绍兴,黄酒不仅是文人雅士相聚时的佳酿,更是烹饪中的点睛之笔。烹制美味时,加入黄酒,不仅能有效去除食材的腥膻之气,还能为菜肴增添一抹难以抗拒的鲜美与独特风味。绍兴市人民政府驻上海联络处副主任沈炜说,绍兴黄酒承载着华夏五千年的农耕智慧与酿造匠心,早已超越饮品的范畴成为越地乃至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上海与绍兴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深厚的交流与合作,期待以家乡的黄酒为媒,深化与上海各界、国际市场的合作,共拓消费新场景,共建产业新生态,共讲文化新故事,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的温度与魅力。
上海市食品协会副秘书长王君黎介绍,绍兴黄酒有悠久的酿造历史,既是饮食文化的活化石,也是非遗技艺与现代产业结合的典范。上海市食品协会绿色富硒食品专委会,与上海市柯桥商会战略合作共同携手,为绍兴食品进入上海市场做好服务,为绍兴品牌黄酒,深耕上海市场乃至长三角市场发挥助推作用。
绍兴市文史研究馆馆长冯建荣,围绕他的著作《黄酒有意思》作了讲解。中国酿酒大师潘兴祥以黄酒造物之美为题,讲述了传统酿酒工艺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创新。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川、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王强、绍兴女儿红酿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益翔、 周清(绍兴)黄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国洪、 绍兴季三缸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季国苗等,分别发言,介绍了各自产品的特点等。
活动中,在中西酒文化互鉴环节,进行了黄酒与葡萄酒对话,受到与会者广泛关注和好评。
会上,“黄酒国酿·中华飘香-绍兴黄酒走进长三角”活动正式启动,标志着绍兴黄酒将在长三角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持续深耕,让更多人品味黄酒的深厚底蕴,以传承与创新、交流与合作一起书写绍兴黄酒国酿的崭新篇章。
本次推介活动由天南地北绍兴人上海站、上海市食品协会绿色富硒食品专业委员会、上海长三角宝业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协办单位之一上海市柯桥商会在本次活动中,为绍兴黄酒进入长三角对接了60多家商会企业与在沪异地商会。
原标题:《鲁迅喜欢的家乡美食经久不衰,这次来到上海举办了一个长三角推介会》
栏目编辑:赵菊玲 文字编辑:陈佳琳 题图来源:主办单位供图 图片来源:主办单位供图
来源:作者: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