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盏带感应器的灯要么感应不到人、要么宠物一动就亮,买回家就可能成了“错误投资”。如何挑选一款真正适合自己需求的感应灯?以下是选购时必须注意的要点。
“要有光”——而且不用按开关。在家中安装带有运动感应器的室内灯具,就能享受这种便利:房间有人时灯自动亮起,无人时自动关闭。不仅省事,还能节能省电。
但要让这份舒适在日常中顺利发挥作用,挑选时必须考虑个人空间和使用需求。德国南德TÜV机构提供如下建议:
根据空间选对传感器类型
不同感应灯采用的技术不同,感应距离、角度、对湿度与灰尘的防护能力也不一样。
曲折空间选高频感应器:这类传感器能穿透木质等材料,能侦测到家具后方的动作,适合用于有拐角、遮挡的房间。
开阔区域选红外感应器(PIR):价格通常更实惠,但若有家具遮挡,感应效果会受限。
房间越大,感应角度要越广:购买前请确认所需感应范围。
潮湿区域需注意IP防护等级:如浴室、地下室等湿区,灯具至少需具备IP44防护等级,以抵御灰尘与水汽。
多一点个性设置,也更实用
据TÜV Süd介绍,室内感应灯之间还存在可调参数上的差异,具体可根据使用需求考虑以下功能:
感应灵敏度调节:家中有猫狗?建议调低灵敏度,避免宠物走动时灯频繁亮起。
延迟关灯时间设定:希望灯在最后一次感应动作后保持亮几分钟?选择支持定时关闭功能的款式。
环境光设定功能:有些型号支持设定“亮度门槛”,只有在环境较暗时感应才会启动,避免白天也开灯。
总结
根据空间布局、使用环境和个人生活习惯,挑选合适的感应灯,才能真正兼顾便利与节能,让灯光恰到好处地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