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智能照明”发展趋势被一致认同一般,“健康照明”也被公认为行业现在及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那么,什么是健康照明?它是如何区别于普通照明?除了照亮空间,它更多的价值体现在哪……

近日,专注健康照明领域,尤其是儿童护眼照明的禾小安家居健康照明总经理郝锡龙就“健康照明与普通照明的核心区别”进行简要阐述。本期,一起去聆听!


▲禾小安家居健康照明总经理郝锡龙

健康照明与普通照明的核心区别主要在于设计理念和技术标准不同,前者以“人本健康”为核心,后者则更多仅满足基础照明功能。以下为具体对比情况:

01

设计目标不同

健康照明其设计核心目标是保护视力、调节生理节律、提升舒适度等,而普通照明则更多是提供基础亮度,满足照明需求。设计目标或者说初衷的不同,导致两者的关注点也不同。

健康照明更关注光生物安全性、心理情绪影响等,而普通照明则更关注亮度、成本、外观等。比如,健康台灯会被要求通过RG0蓝光认证,普通台灯则可能只需“亮度够”。

02

技术参数差异

健康照明与普通照明更直观的差异体现在技术参数方面,比如蓝光、频闪、显色性、色温、照度均匀度等。健康照明一般要求:R G0级 (蓝光无危害) 、无频闪 (高频调光或直流驱动) 、CRI≥90 (优选≥95) 、全光谱、支持2700K—6500K动态调节、符合AA级标准 (国标GB/T 9473) ,等等。科 学认证,普通LED的蓝光峰值在450nm附近,而健康照明通过荧光粉技术或紫光激发可降低蓝光峰值。

相较于健康照明的“高要求”,普通照明则显然要求“低得多”,其更看重满足基础亮度,可能含高能量蓝光 (未做过滤) 、 可能存在低频闪 (如50Hz PWM) 、一般CRI≥80 (常见白光LED缺红光段) 、固定色温 (如冷白6500K) ,等等。当然,普通照明的这些“小问题”亦正在被慢慢改善。


03

场景适配性高低

随时随地随场景,结合人体生理节律、心理情绪等,通过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健康照明显然具有更广泛的场景适配性,可提供更优质的健康光环境。如夜间阅读,可自动切换4000K暖白光,亮度适配环境;如卧室助眠,1800K超低色温,亮度≤50lx ;如办公场所,5000K高色温,垂直照度≥150lx,醒脑提神……

普通照明应对不同场景,则明显缺乏灵活性。比如夜间阅读,或因固定高亮度导致刺眼;卧室助眠,冷白光可能干扰褪黑素分泌;办公场所,单一光源,则容易导致屏幕反光……以吸顶灯为例,普通吸顶灯一开全亮,可能过曝或阴影严重;而健康吸顶灯,则可实现分区照明,并通过传感器调节亮度和色温。

04

健康效益对比差异

健康照明与普通照明的差异维度还体现在“健康效益”方面,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差异指标。以眼睛疲劳、睡眠质量、工作效率三个指标来对比,健康照明可降低56%的视觉疲劳 (通过低蓝光+无频闪) ,支持褪黑素正常分泌 (哈佛医学院研究) ,5000K色温提升专注力 (CIE研究) 。

而普通照明,长时间使用更易导致干眼、眼疲劳;睡眠质量方面,冷白光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或延迟入睡。此外在工作场景,未经调节、适配或定制的普通照明,可能会增加工作人员的错误率。而以上问题的客观存在,也让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光环境的健康问题。


05

成本与可持续性不同

健康照明与普通照明的本质区别是“主动健康”与“被动照明”。健康照明旨在通过科学光谱设计、动态调节、智能交互等主动干预健康,而普通照明则更多仅实现“照亮空间”功能。不可否认,在初期成本方面,健康照明 (技术附加值高) 是远高于普通照明的,且在环保性方面也是要求更高。

所以,选择健康照明还是普通照明,某种程度上是在权衡短期成本还是长期健康收益。不得不承认,尤其是在儿童、学生、老人、高频用眼人群或已有眼疾人群的用光场景中,健康照明的价值更为显著,不管是在可触摸的现在,还是在可预期的未来。

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仅供参考、分享与交流。

···THE END···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