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张宇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没想到我遇到的第一个问题竟然是跟群众说话。”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内蒙古包头边境管理支队满都拉边境派出所民警鲍雨朦向记者讲起,2020年她初到满都拉边境派出所时,看着前来办理户籍业务的牧民群众,语速太快听不懂需求,交流不畅需要其他民警帮忙,这些情况让她一度感觉很是窘迫。

为了打破现状,鲍雨朦带着入户本,在所里外勤民警的带领下,坚持每天至少走访5户牧民,唠家常、问冷暖,2个月间,鲍雨朦把辖区300多户牧民转了个遍,不到一年,便能和群众打成一片,通过了大家“进得了门、唠得了磕、吃得了饭”的“考核”。


鲍雨朦为牧民群众“上门送证”。受访者供图

在走访过程中,鲍雨朦了解到一些群众因为不了解户籍办理手续,存在办业务往返次数多、时间耗费长的情况。她便通过网上查询和请教蒙古族同事,将户籍业务材料模板整合成清单,制作双语版户籍业务顺口溜,并以图画的方式做成注解手册,发放到每一位群众手中。

“闺女,你一来我这心里就暖乎乎的!”今年4月初,辖区一位独居老人为了补办户籍手续心情烦闷,子女不在身边,自己又行动不便,如何去派出所都是个难题。得知情况的鲍雨朦,将老人炕头变成了她的“移动办公桌”,理材料、填表格、走流程,直到手续全部办妥。


鲍雨朦帮助牧民群众喂羊。受访者供图

2023年,鲍雨朦被辖区群众推选为满都拉镇妇联副主席,她将目光投向了边境上的女性力量。“我们形象亲和、细致耐心,做起群众工作来肯定接受度更高!”说干就干,她发动边境派出所女性辅警和护边员,组建“女子宣防队”。以“互动式”宣传,开展反诈防骗知识宣讲,用唠家常的方式,化解家庭纠纷。

截至目前,“女子宣防队”的脚步已经走过了边境辖区500多公里,先后开展针对性反诈宣传100余次,挽回群众损失50万余元,调解矛盾纠纷63起。

鲍雨朦守护的,不只有辖区群众。随着边境地区旅游产业的开发,自驾来到满都拉镇的游客日益增多,车辆在道路边随意停放,极易与大型货车发生碰撞,如何保证旅客的安全与便利?一个想法在鲍雨朦心中发芽。


鲍雨朦和“女子宣防队”队员巡边。受访者供图

她将目光锁定在派出所院内的空地上,和同事们清扫、整理、改造,设立“安心露营地”,为远道而来的游客提供充电和洗澡便利。每当夜幕降临,派出所的院子里便热闹起来。鲍雨朦会拿着边境普法宣传手册,走到旅客中间,讲解边境法规,“大家来这儿旅游,开心重要,安全更重要,可别越了边境线,触犯了法律。”

“驴友群”里,“鲍警官”的宣传视频被频频转发,大家纷纷表示想到派出所里露营扎寨,接踵而至的游客流量也为这个边陲小镇带来更多活力。

如今,鲍雨朦已经由最初群众眼中的“城里娃”逐渐成长为大家交口称赞的“鲍警官”,获得群众认可的她像一株坚韧的芨芨草,在北疆边境深深扎根,刻下最动人的青春印记。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