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要是想着必须得有个能让孩子害怕的人,觉得跟孩子好好讲道理他不听,这人就能出面让孩子听话,抱有这种想法的父母,其实既无能又懒惰。

他们除了凭借自己身份和体型上的优势去强迫孩子,根本没别的办法。表面上看很强硬,实际上这是无能的体现,是弱者的做法。跟几岁的孩子张牙舞爪,这算什么本事?有能耐跟自己老板、领导也这样啊,说到底就是些欺软怕硬的人罢了。

我太了解这类父母的想法了,他们总觉得“我这都是为了你好,我是过来人,我说的肯定都对,所以你就得听我的。要是你不听,那我只能用我的强权逼你听”。他们还觉得理解孩子、跟孩子共情会把孩子惯坏,现在惯着他,将来进了社会没人惯着,所以现在就得打压孩子,让孩子恐惧,这样将来在社会上才能立足。

这逻辑看似满分,我真的“佩服”,以至于现在就特别想揍他们一顿,揍得他们生活不能自理。没别的意思,就像他们说的,这都是为了他们好,怕他们将来老了大小便失禁不适应。你这么对孩子,等你老了,孩子能愿意管你吗?我这是先让你提前适应适应老年生活,这不也是一样的道理吗?

其实我们80后、90后这代人,这种观念还不算普遍。但父辈那一代,很多人都这么想,觉得孩子怕自己,就说明自己教育成功了。他们瞪孩子一眼,孩子就哆嗦;脸一沉,孩子就乖乖听话,还会在外面炫耀,看自己管孩子多轻松,把孩子教育得多好。可实际上,这是件很悲哀的事。我觉得这不配叫教育,叫驯化还差不多,把孩子当成小狗,靠恐惧让孩子服从。

这种教育方式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是与生俱来的,要是最亲近的人成了他们最害怕的人,孩子内心就会充满矛盾,“我需要你,可我又怕你”。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第一,很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小时候看父母脸色,长大后就看别人脸色。

第二,可能会过度敏感,别人一个眼神、一句无心的话,都会让他们胡思乱想。

第三,容易形成自卑型人格,他们会把父母的否定内化,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自己。

这种恐惧式教育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会代际传递。那些从小生活在恐惧中的孩子,即便长大后读了很多育儿书,学了不少沟通技巧,可一旦情绪上头,潜意识里最先浮现的还是父母当年恐怖的样子。因为人只会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去应对世界,自己都没体验过被耐心对待,又怎么能懂得如何耐心对待别人呢?

我真心觉得父母就应该宠爱孩子,尤其是在孩子出生后的最初几年。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感受到的是美好、被接纳,还是恐怖、被嫌弃,这对孩子人格塑造至关重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